第17章 秦朝历史——(3)(1 / 2)

秦始皇-嬴政:【(\一脸傲娇)任好老祖宗(注:秦穆公名任好)的政治手段,军事能力都是极其出众的,我父皇异人经常给我讲他的事迹,夸他是一代英雄!】

(匿名弹幕-昵称)五分之一:【哼!秦穆公的确是位雄主,可是他的儿子秦惠文王,是个典型的傻子!】

秦始皇-嬴政:【五分之一 你是何人,为何辱骂我赢家老祖?还有,你的昵称好生奇怪,为何要叫“五分之一”?】

五分之一:【哼,那得问你家老祖宗秦惠文王干的好事了!】

汉武帝-刘彻:【秦始皇 哎呀,先别管骂不骂的事儿了。嬴政老哥,你刚才说“你父亲异人”,你父亲真是异人吗,那吕不韦是你的谁啊?】

秦始皇嬴政:【(\脸红愠怒)吕不韦自然是我的老师了,还能是谁啊?】

汉武帝-刘彻:【真的假的,可我爹跟我说,吕不韦给你爹异人戴了绿帽子,你亲爹其实是吕不韦。】

汉高祖-刘邦:【哎呀(\坏笑),你别说得那么直接嘛。谁是他亲爹他能不知道吗,你在大庭广众之上这么问人家,人家肯定不好意思回答嘛(\狗头)。】

关于嬴政的身世问题,后世的皇帝们都有所耳闻。

唐太宗-李世民:【噗!(\努力憋笑)始皇帝,我没有嘲笑的意思,我只是想到了开心的事情。】

明成组-朱棣:【【噗!(\努力憋笑)始皇帝,我没有嘲笑的意思,我只是想到了开心的事情。】

宋真宗-赵恒:【噗!(\努力憋笑)始皇帝,我没有嘲笑的意思,我只是想到了开心的事情。】

秦始皇-嬴政:【汉高祖 你个孽障乱传我的谣言,我c你哔哔哔哔(此处省略一万句c语言)】

【苏锐:可是秦穆公之后呢,秦国却迎来一段时间的衰落,主要是在秦恒公和秦景公这段时期。

公元前604年,秦共公去世,其后代子荣继位,被称为秦桓公。

我觉得吧,这桓公和秦始皇一样,可能都不是嬴家亲生的,治国能力实在垃圾。

上位后,不体恤国政,搞得国家上下鸡犬不宁,人民对他的意见很大。

这也就算了,打仗还不行。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率军队打败了晋国的军队,晋国的霸业也是从这里开始由盛转衰。

秦桓公这个老六呢,看到晋国实力下降了,本想趁此机会,悄悄攻打晋国,来一波背刺,不曾想却被令狐文子魏颗打得屁滚尿流的。

公元前578年,秦桓公背弃于与他国的盟约,再次率领军队攻打晋国,晋厉公率四军八卿攻入秦国,大败秦军于麻隧,诸侯之师扬威于关中,再一次打压了一把秦国的气焰。

秦恒公这辈子,两次攻打晋国都是惨败。

次年,秦桓公去世了,他儿子秦景公即位,继续奉行“联楚攻晋”的方针。

当时是晋悼公在打理晋国的政务,他颇有几分才干,令朝堂上的臣子们和睦相处,晋国有再次崛起的势头,楚国此时呢又刚好退出争霸行列。

所以晋悼公算是带领晋国回到巅峰,重新称霸中原,诸侯们都很信任他。

此时的秦国又弱得一批,无力再与晋国周旋。

所以在公元前546年晋楚弭兵之盟后,秦景公也着力改善与晋国的外交关系,双方又开始重温秦晋之好。

当双方的外患各自解除后,晋国的六位卿相轮流执掌政权。

关于这段时期的历史,太史公在史书上的叙述是:“晋公室卑而六卿强,欲内相攻,是以久秦晋不相攻。”

秦国向东不能出崤山和函谷关,向南也到不了巴蜀的地界,活动范围和现在的棒子国一样——小小的。

秦把晋当做是城池,晋国国内的六位卿相也开始内讧,导致两国之间的政令一直不能得到统一。

秦国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踉踉跄跄的走完了自己的春秋之路。

汉高祖-刘邦:【啊,原来是这样的啊,我只是听说春秋时期之前,秦国有一段衰落的日子,没想到其中过程这么曲折。】

大秦位面,嬴政呆呆地望着天幕,久久不能回过神来。

于别人而言,这些只是一些可以引以为鉴的历史而已。

可对于赢家后人的祖龙而言,这些历史,都是自己家好几代祖宗们的心酸奋斗史。

周朝衰落后,群雄开始逐鹿中原,赢家掌权的秦国能在这乱世中走过这么多年,都是一代代君王拿命拼出来得到。

若是把其中的心酸血泪铺成路的话,恐怕比万里长城还要长。

“绝对绝对!不能让大秦二世而亡!”嬴政死死地捏紧拳头,力道大到把指甲都陷进肉里,挤出丝丝血迹。

三国-刘备:【秦国的这段历史,诸葛先生给我说过,他常常以这段历史来激励我。让我学习秦穆公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