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 章(2 / 5)

东西?”

“对。”

“是什么东西?”

李来仪没有回答,而是直接打开,将里面取出了一个酒壶,然后递到李世民的面前。

如果这只是一个普通的酒壶的话,那么李世民等人自然不会觉得惊奇了,但是偏偏这是一个通体透明的酒壶!

“这……”李世民从李来仪的手中接过这个酒壶,作为大唐的皇帝,他什么奇珍异宝没有见过,但是纯净透明到如此地步的琉璃酒壶,李世民确实是第一次见。

“这个琉璃酒壶是从何处得来的?”李世民好奇地问了李来仪一句。

李来仪先纠正了李世民的说法:“这个不是琉璃酒壶,是玻璃酒壶。”

“玻璃?”

“对,半透明的称之为‘琉璃’,全透明的称之为‘玻璃’。”李来仪跟李世民解释了一遍之后,才回答他刚刚的问题,“耶耶你之前不是很好奇我回来长安之后,为什么总是出宫吗?”

“我就是因为玻璃而出宫的。”

李世民闻言,想起了李来仪的经历

,又想到她刚刚说的那些话,当即道:“来仪,这个玻璃酒壶是你让人做出来的?”

长孙无忌他们听到李世民这么问,当即顾不上盯着那个玻璃酒壶看,纷纷转头看向李来仪,然后就见她点点头道:“是,这个玻璃酒壶是第一个成功烧制出来的成品,我带它进宫除了是想将它送给耶耶之外,也想让耶耶知道,我有能力帮你分担修建大明宫的费用。”

“所以耶耶你只管下旨修建吧,即便国库的钱不够,我也能够继续想别的办法帮你把钱凑齐的。”

从萧慧的口中,李来仪知道了上辈子的李世民是贞观二十三年去世的,而现在已经是贞观十六年了,距离李世民上辈子的死期只有七年的时间。

七年的时间看似不短,但是七年后李来仪不过十六岁而已,她和她耶耶已经因为生死而分离了十五年的时间了,她还没有将他们父女两人错过的十五年时间都弥补回来,她耶耶就要再次离开她了。

这个结果李来仪怎么可能接受得了?

不愿意接受的李来仪只能够想尽办法帮李世民延年益寿,还让他活得久一点,再久一点。

长孙无忌等人看着明明尚且年幼,但是却已经愿意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拼命地帮自己的父亲撑起一片天的李来仪,心中有多受触动自然不必多说了。

连他们这些旁观者都尚且如此,更别提作为当事人的李世民了,刚刚因为房玄龄他们二话不说就自愿减去自己一年的俸禄为他助修大明宫他都已经感动得泪眼汪汪了,现在见李来仪为了促成他迁宫一事绞尽脑汁,费尽心思,李世民更是感动得热泪盈眶的。

“来仪,耶耶有你这么一个女儿,真可谓是上天的恩赐啊。”李世民放下手中的玻璃酒壶,一只手拉住李来仪的手,一只手拉住离他最近的长孙无忌,旋即看着在场的所有人,哽咽着道,“我李世民身边能够有你们这样的爱女和能臣,是我李世民的福气。”

虽然李世民为大唐立下了赫赫战功,他也不后悔自己当日发动玄武门之变,但是他很清楚,大唐的江山不是他一个人打下来的,同样的,大唐的稳定和繁荣也不是他一个人造就的。

如果他身边没有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等人的支持和辅佐,只靠他一个人不可能走到今天。

同样的李世民也很清楚,如果没有李来仪拿出来的、玻璃的烧制之法,修建大明宫的事情只怕还遥遥无期。

因为李世民实在是不忍心让昔日陪他打江山的老兄弟们因为他要迁宫一事而受委屈,更不忍心将国库的钱都花在自己的身上。

他想,上辈子的自己为什么直到最后都没有下旨修建大明宫呢?是因为上辈子的他身体比这辈子的他要健康许多吗?又或者说上辈子的他不像这辈子的他一样知道继续住在大兴宫对他的健康有妨碍?

李世民觉得都不是,他想原因很有可能是因为他知道如果重启修建大明宫的计划的话,那么国库必然元气大伤。

房玄龄等人道:“臣等得遇陛下如此明君,亦是臣等之

幸。”

在李世民感恩的时候,他们又何尝不是觉得自己也是那个幸运的人?

如果他们没有才华和本事的话,那么他们一辈子都碌碌无为或许不会觉得可惜,但是偏偏他们个个都有自己的才华和本事,如此一来,他们自然希望能够得遇明主,好让自己的才华和本事得以施展了。

等到功成名就之日,何愁没法流芳百世?

但是并非所有有才华和有本事的人都能够得遇明主,实现自己的抱负的,否则的话世界上就不会有“怀才不遇”一词了。

所以长孙无忌他们真的是由衷地庆幸自己当日遇上了李世民这样一位明主,不仅能够让他们实现自己的抱负,千年之后说不定还能流传他们君臣相得的佳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