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迷失深山(1 / 2)

景玉鸣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爷爷奶奶还以为又在外面打架了,对着他就是一通牢骚,然后去找上次没用完的防跌打的水药和贴的膏药,随后他就呼呼大睡。

接下来一段时间,景玉鸣也就在上学和家里休养度过,中途遇到过几次王思文,那像是猫见了老鼠一般疯狂跑和闪躲,生怕又被揍一顿。

再这么持续下去,景玉鸣都觉得王思文会不会吓神经,他这么一表人才的,那么人畜无害的,有必要吓成那样的嘛,太狗了。

时光飞逝,很快寒风就吹进这片山林,冬来了。农村的冬天是空灵而静谧的的季节,没有了绿树成荫的点缀,整体显得有些破败,出门的行人也很少,略微有些冷清,只有村间偶尔传来的几声狗叫声来打破这份难得宁静。

冷风穿过田野,带走了村民这一年的疲惫和喧嚣,只留下荒凉的土地、凋零的蔬菜和枯萎的狗尾草在那寒风凛冽中呈现出苍茫的美。

寒风穿堂过,木柴消耗就加快,眼看着家里的柴火快完了,如果再不去山里补给木柴,今年冬天又要靠双腿抖了。

一个周六早上,景玉鸣在和爷爷奶奶打过招呼后,将自行车后面绑着一个木板车,就这样子骑到山脚下,然后准备上山捡柴,手里还提着一个大蛇皮袋子,顺便准备弄点松果,家里烧铜炉和烘笼需要松果。

农村那个年代基本上都是烧柴做饭,冬天上山捡柴的人多,但也有人买炭买煤球用炉子做饭。所以很多村民家里有一面墙,堆高高的木柴,这些都是从山里捡回来,然后用锯子和斧头给劈成长短大小差不多的,整齐的摆放在屋檐下。

当然也有把棉柴或者树枝捆成捆,堆放在门口的屋檐下。一般只要相亲或者上门提亲,只要看对方家门口的木柴高不高,多不多,整不整齐就能判断未来日子过得咋样。

吃过饭景玉鸣就出发,路上凉飕飕,周边一片萧条景象,没有人气就没有烟火气,冬天就是给人一种凄凉的美。景玉鸣连续打几个喷嚏,穿的是哥哥的大衣服,不贴身,有点冷,只能边流鼻涕边加快蹬,这样子身体就能热乎的快。

骑了二十分钟左右,景玉鸣来到山脚下,他感觉手都快冻掉了,耳朵和面部都冻的快不属于自己的了,一点感觉没有。

一整天,景玉鸣就在这路边的山上捡柴,拾取松果和松毛。木柴和树枝很快就弄了一板车,松果捡了半袋子,松毛填满了剩余半袋子,今日成果满满。

趁着夜色下山回家,他迎着刺风往回走,到家还要锯柴,劈柴,然后放在太阳下晒干。就这样连续弄了几个周六周日,木柴和引火的松毛是够冬天用了,但是松果量有点少,近山的差不多都被大人和孩子捡完了,要捡需要进深山里。

这日,景玉鸣带了几个大饼,一瓶水,两个蛇皮袋就准备进深山。苍凉的田间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白霜,洁白无瑕,放眼望去,银装素裹,万树银花,迎风而动,这种唯美的画面或许只有在农村能见到。

绕山走了几个小时,他才挺进深山,也不知道翻了三座山还是几座山。前面两座山才捡满一袋子松果,景玉鸣讲袋子送回最近那座山,用树枝掩盖,准备一会接力背下山。

又翻一座山,终于看到松果相对多起来,今日天气不大好,林间绕着雾气,天也灰蒙蒙,像是要下大雪一般。感叹早上出门没看黄历,一会儿要早结束早回家,于是景玉鸣先找个地方坐着吃吃喝喝,休息差不多了就开始捡起来。

不知道过了多久,这一袋子松果也捡满了,景玉鸣看着天已昏暗,抓紧背着袋子就准备出山。结果一路背背拖拖,不知道过了多久,四周都黑下来了,但是景玉鸣还是没有绕出山,也不知道究竟在哪里,在黑夜和寒风中迷失了方向。

身边树叶嗖嗖作响的声音,寒风划过林间的响声,还夹杂着无名动物的长啸声。黑,身边笼罩着无尽的黑,给人一阵发自内心的怕,未知的恐惧如同一把利剑刃,深深地刺入景玉鸣的心灵,让他无法逃避那股惧怕感,他只能继续充耳不闻,希望早点走出山。

突然,远处的树林中传来了一阵奇怪的音响和林间猫头鹰的叫声,让景玉鸣心中升起一股莫名的恐惧。空气中弥漫着黑夜带来的心灵压迫感,仿佛有种未知的力量正在天空操纵着一切,让他感到如临深渊。

不行,不能继续走下去了,寒风卷起,天空的黑云压的更低,都快喘不过来气,大风雪快来了。

景玉鸣立刻把这袋子松果靠着一棵大松树,然后将四周不管是啥都快速用手指抓过来绕着松树合围堆起来。又抓了一些松毛和树枝,娇小的身子快速钻进预留的狭小空间,用抓的松毛和树枝从里面把那个洞也堵上,恐惧感才稍微好一些。

那股奇怪的声音慢慢传过来了,只听到树外面发出猪叫声音,看来是头野猪晚上出来觅食。这玩意儿要是头成年野猪,人赤手空拳是搞不定它,只能被动攻击,上树躲避都不顶用,它把树给拱断也要把人给弄下来,跑也跑不赢它,所以遇到它只能祈祷,它没看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