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8 章 148(二更)(2 / 4)

,凭借着库存度过今年,其实也没有太大的损失。

但她非要通过这样的一番谋划,将煤矿开采提前到今年启用,显然并不只是为了给安东都护府长史积累官威而已。

“我能问问公主的想法吗?”刘仁轨一边接过信,一边盘算起了这次出使。

和之前那个奇形怪状的领地情况不同,这次就算李清月真只是出于拉拢李谨行的目的想要做出此事,刘仁轨也乐意走这一趟。

但他想听听,到底是什么促成了公主的这个想法。

“有三点吧。”李清月认真答道。

“其一,辽东局势复杂,各方胡人异族杂居聚居,以我先后两次抵达此地所见,都不难看出一个问题,胡人势力比之边境驻防唐军的势力更强。”

“名义上来说,营州都督府能统领松漠都督府和饶乐都督府,可实际上,一旦此地发生变故,又倘若叛乱的势力能聪明些拉上突厥、靺鞨这样的盟友,光靠着营州都督府根本无法与之抗衡。”

事实上,现在能够保持稳定,是因为李治早已过了刚刚登基的那段不稳定时期。

李唐的对外战绩也让这些东北民族看到,若是他们也效仿叛逆?_[(,得到的只会是大军压境的讨伐。

可这些游牧民族的胆量,是最不好估计的东西。

她朝着刘仁轨解释道:“还不如……先以其中一个理由将这条东北戍防线上的势力都抢先联合起来。”

不错,她确实为刘夫人的本事不能在“正事”上施展而觉得可惜!

但她更清楚,促成这件事,对于她和阿娘来说也有着天大的好处。

这个联合若能达成,便会随着煤、铁以及锻造成型的武器在各方都督府间运输,而被不断加固到紧密。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率先提出此举的李清月,自然能在其中占据到一个尤其特殊的位置。

这个位置或许还不够让她掌握此地的风吹草动,却一定能在边境有变的时候,让她拿到一点主动权。

在战局之中,这个“一点”尤为重要。

李清月竖起了第二根手指,“其二,我想看看,李谨行的夫人到底是不是一个可造之材。”

看看,在面对这样更加复杂局面的情况下,刘夫人潜藏的事业心、胜负欲到底能不能让她站稳脚跟。

方今的朝堂还不是阿娘能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地方。所以她所拉来的每一个助力,都必须有着顶住风浪的能力。

也唯有走出这样的一条路来,才能让后头的突破有法可依。

当然,刘仁轨倒是没觉得李清月已想到了那么遥远且叛逆的地方。

他只当李清月是在看刘夫人能否成为第二个阿史那卓云,或者是第二个澄心,第二个临川公主,便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公主的想法。

“第三嘛……”

李清月顿了顿,方才继续说道:“我总觉得,能早一点开始挖煤,让这项工程一步步长进,是一件好事。”

她的目光有一瞬间变得有些悠远,让刘仁轨觉得,她比起平日里的模样还要显得早熟。

也让她随后说出的话变得更加严肃了些:“就像我当年在知道长安也有百姓逐食的情况一般,在来到辽东之前我其实很难想象,哪怕冬日天寒到这个地步,绝大多数百姓也只能以燃烧秸秆、荒草度日,就连烧木柴都是相对奢侈的行为,更何况是煤炭或者木炭。”

“老师,”她郑重其事地看向了刘仁轨:“早一年开始恢复采矿,尝试将此地更深处的煤炭挖掘出来,有没有可能早一日……让辽东能在越冬之时少冻死一点人呢?”

刘仁轨没有立刻接话。

这真是一句又天真,又让人难以回答的话。

他当然可以说,哪怕煤炭的开采在这数年间逐渐增多,其实也远不到推广进百姓之中的地步。

但他很清楚,李清月自己是知道这个事实的。

在如今的大唐,大多数的百姓甚至都没有将水随意烧开的条件。

所以她的这一句展望到底能否实现,她自己心中也有数。

孙思

邈在洛阳的东都尚药局都没法救济到所有人,更何况只是平壤的煤矿。

但就如同那悲田坊的建立,是洛阳医疗中格外重要的一步那样,总得先往前走,才能知道,到底能不能在某一天从量变转化到质变。

他低头朝着那封已经封口的信上看去,忽然觉得这封信的分量变得比他刚拿到此物的时候又重了几分。

他深吸了一口气,答道:“我明白公主的意思了。尽快让安东都护府走上正轨,而不是在今年只被困在田地琐事之间,确实有其必要!”

“我会即刻启程前往新罗的,也一定为公主促成此事。”

金法敏那家伙确实既有野心,又有审时度势的眼力,可惜他的运气不太好,遇上了一个将他牢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