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9 章 049(二更)(2 / 4)

才说出的那句话。”

阿史那卓云:“……”

她目睹着小公主连爬上马车都看起来有点费力的样子,不由思索自己应不应该开口,遏制住一下她这种可怕的想法。

就算她能凭借着孩童任性做派和本身的机智,完成水陆法会的举办,也并不代表着她能上战场啊!

薛仁贵这家伙是说完那话就跑了,也不考虑考虑她们这些要担负起责任的人。

然而她又忽听小公主朝着她问道:“你难道没有过上战场的想法吗?”

阿史那卓云张了张口,愣是没能在第一时间就给出一个回答来。

是啊,她就没有想过吗?

肯定是有的。

但在父亲投降于李唐,为大唐四处征战开始,她们这些被留在长安的家人,已日积月累地为汉人习惯所影响,就连她这个喜好习武的人,在左右街坊看来都像个完全的异类。

正规编制的军队之中,也绝不可能给她一个领兵作战的机会。

不,应该说,除非边地面临

入侵,临时需要她这样的人去守城,就算是女兵的身份都不可能满足。

给公主担任护卫,担负起保卫和教学的工作,其实原本就是一个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此刻面对着小公主炯然的目光,阿史那卓云本想掩饰过去的“没有”两个字,最终还是吞了回去。

“想想又不犯法。”李清月嘀嘀咕咕,“我跟你说,要不是唐休璟那家伙不想只是在边地当个户曹,你但凡给他个什么营州刺史、安西都护使之类的官职,他绝对想当。”

外头负责驾车的唐璿:“……”

这话说得可真是有够直白和不给面子的。

但他也不得不承认,公主说的并没有错。

这领兵作战一事,本就是每一个大唐人的梦想。

所以他没做出任何一点反驳,本就代表着某种态度了。

他自己知道这回事,在车中的李清月和阿史那卓云肯定也知道。

“现在我再问你一次,你有没有想过上战场领兵作战呢?”李清月认真地朝着卓云再度问道。

而卓云这一次给出了答案,“确实想。”

她并不想只作为辅国大将军之女的身份活着,而更想以阿史那卓云的名字,在后世的史书之上单独留存下来一个名字。

明明这个梦想听起来还遥远得像是在做梦,可当她的身影被倒映在小公主的那双眼睛里时,她却觉得,这好像真是一个在被正儿八经讨论的问题。

李清月随即摊了摊手,“你看,所以我们想的东西明明是一样的。”

就是有点可惜,她的想法固然已有了改变,她的年龄却在告诉她——

想的不要太美了,还是先洗洗睡吧。

不过,这大概并不妨碍她在给自己确立了新的目标后,先给自己再做些准备。

至于这些准备在往后能不能真被启用,那是另外的问题。

还有便是,昨夜阿娘便说要在今日找机会将重启洛阳为东都的建议告知阿耶,以她方才去找阿娘的情形看,这句建议应该是已经被说出去了。

那她,应该再去打一场配合才对。

“对了,”她朝着车外吩咐了一声,“一会儿先不急着回寝宫,我还要再去找阿耶一趟。”

卓云犹豫得很,还是小声问道:“您不会真的打算向陛下请求去边境历练吧?”

这听起来还真像是她们这位小公主能做得出来的事情。

可也属实不像话了一点。

要真是如此的话,她姑且先不管自己能不能也跟着得到那个作战机会了,为了防止被陛下迁怒,或许还是早日辞职保命得好。

公主画的饼固然很好看,但也得有命去吃才行。

“你在想什么东西!”李清月无语,“我只是要向阿耶转达一下我的祝福。”

对,祝福。

李治也确实没想到,他这个早慧的女儿居然会跑去给薛仁贵送行,在送完了人后还兴致勃勃地跑到了他这儿

来。

他正思忖着媚娘向他提出的那个建议,就被女儿这么一出突袭给打岔了。

但难得瞧见阿菟对他表现出更为亲近的样子,李治便先将方才的种种想法都先搁置在了一边,随口问道:“怎么想到去给薛将军送行的?”

“阿耶你不懂,”李清月在得了李治的准允坐下后回道,“我遇见的将领呢,要么就是像英国公(李勣)和鄂国公(尉迟敬德)这样已经功成名就,甚至不问世事的,要么就是像阿史那道真这种阿耶看好、却还没有实战机会的。至于那早就被阿耶派遣去西域打仗的苏将军、程将军,我更是一个都没见着。那我可得多看薛将军几眼啦。”

李治讶异,“这其中有什么必然的因果关系吗?”

“怎么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