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修理电报机(1 / 2)

走进办公室,岳回便请苏臣坐下,然后给他倒了一杯水。

这时,秘书走了进来,岳回便从包里拿出几份文件,让他拿去处理。

接着岳回拿起电话,接通总机,将电话转到县邮电局,不一会电话接通,岳回兴奋开口。

“冯局长,我帮你找到一个通讯设备维护技术人员,他就在我的办公室里,你快过来一下。”

“好的,岳县长,太谢谢你了,我马上就过来。”对方兴奋开口。

岳回放下电话,看向苏臣,开口道:

“邮电局负责人名叫冯士军,人非常随和,工作认真敬业,希望你们以后合作愉快。”

“好的,谢谢岳县长,但愿我能胜任这项工作。”

【唉,我这也是没有办法,就拿死马当活马医吧,希望这小子不要让我失望。】

听到岳回的心声,苏臣顿时无语,这也说明邮电局面临的问题非常棘手。

岳回的事情非常多,他让苏臣在此等待冯局长的到来,自己则是在忙其他的事情。

时间不大,冯士军赶了过来,岳回站起身来,介绍两人相互认识。

冯士军见苏臣如此年轻,大感意外,在他感觉中,一个优秀的通讯设备维护人员,应该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不可能像苏臣这么年轻。

冯士军判断当然有一定的道理,苏臣刚重生,皮囊虽然是个年轻的小伙子,但实际上他是有着前世四十多年的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

作为前世拥有数千亿资产的超级富豪,他经营的产业涉及多个领域,像通讯设备产品,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像电报机这类产品,属于早期的通讯设备,为了研制出更为先进的电报通讯产品,苏臣带领着他的团队,对之前多种电报机进行拆解研究,最终生产多款更为先进的电报机。

对于七八十年代在用的电报机,如果出现故障,苏臣就是闭上眼睛,都能将其修好。

虽然冯士军对苏臣的能力表示怀疑,但没有表露出什么,毕竟人是岳县长举荐的,他准备将苏臣带回邮电局,看他能不能将几台有故障的电报机修好。

苏臣向岳回告辞,随着冯士军离开县政府大楼,前往邮电局。

七十年代常县县城并不大,邮电局距离县政府没有多少路,两人走了十多分钟,便来到了邮电局。

冯士军带着苏臣直接来到电报室,这里有三台电报机,有两台已经出现故障,还有一台时好时坏,处理报文速度非常慢,已经堆积了一堆需要处理的报文。

电报通讯的优点就是速度快,如果前台收到报文,电报室不能对这些报文及时进行处理,将引发严重的后果。

所以县邮电局将那些不能及时处理的报文,送到下面的支局进行处理,这也是迫不得已采取的办法。

冯士军将电报室里的情况,向苏臣作了介绍,苏臣听后点了点头,他要求冯局长安排人将随机配送的备用电子元件全部找来。

厂家在生产电报机时,对机器上一些易耗的电子元件,一般多准备一两个,以方便出现损耗时更换。

可电报室里的发报人员并不知道这些,一旦电报机出现故障,便手足无措。

由于邮电局缺少专业的通讯设备维修技术人员,一些通讯设备缺少维护而不能使用。

在等待备用的电子元件过程中,苏臣看了一下还在勉强使用的电报机,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正常情况下,电报机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这个机器应该是经过维修,出现这样的处理速度,应该与机器内使用的连接线有关。

也不知道这台机器上的线路是谁连接的,虽然连接没有问题,但明显使用连接线型号不对,这才导致机器处理报文的速度非常慢。

在这种情况机器还能运行,处理报文,应该算是奇迹了。

苏臣立即告诉报文处理人员,将手头的报文处理完毕后,立即停机。

由于苏臣是冯局长带过来的,虽然停机会影响到报文的处理速度,但他们也没办法,必须遵照执行。

不一会儿,发报员手头上的报文处理完毕 ,工作人员便将机器关掉。

见机器已经关闭,苏臣便来到主机前,先打开机箱盖,再将机器内部所有连接线全部拔了下来。

看着苏臣的这番操作,电报室里的工作人员都惊得目瞪口呆,这么多电线,等会儿怎么给连上去。

苏臣仔细查看了一下拆下来连接线的型号,露出失望之色,他将两个坏的电报机打开,将里面的连接线全部取了出来。

【完了,这小子怎么这样操作,我已经是眼花缭乱了,看你等会儿怎么还原。】

这是冯士军的心声,被苏臣捕捉到了,他知道冯局长的心声,也代表了其他人有同样的看法,他们此时应该非常担心。

苏臣没有理会这些,他要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