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第一桶金(1 / 2)

四十六元每斤的收购价格,苏臣当然满意,如果自己再讨价还价,价格应该还能提高点,不过他不想这样做了,这样动脑筋,玩心计,太费脑子,得不偿失。

苏臣假装思索片刻,才开口道:“能不能再往上提点,我怕以这样价格卖出,回家挨骂。”

“不是对你说了吧,这是上面给出的收购价,我就是想给你加点,也不行啊。”

“那行,就按这个价格吧,你们可不能压秤。”

“放心吧,药房里的秤是最准的,能精确到钱。”

接下来,李主任开始安排人对天麻进行过秤,一共是四斤二两,按每斤四十六元收购,共计一百九十三块二毛。

当苏臣将一叠钞票拿到手后,心里非常激动,这是自己重生后,利用前世的记忆,挣到的第一桶金。

不要小瞧这一百多块钱,在当时平均工资只有三十多元的情况下,一个普通工人要辛苦半年,才能挣到这么多钱。

出了大药房,还没有走几步,苏臣就闻肉包子那特有的的香味,随即就听到腹部传出的咕咕声,现在已是下午三点钟了,自己没吃一点东西,肚子早就饿了。

寻着香味,苏臣很快就来到国营食品店前,准备进去买点吃的,先将肚子问题解决。

食品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主要卖的是一些油盐酱醋、烟酒糖茶、饼干糕点等物品,除此之外,店里还现做包子、馒头和油条之类的食品。

苏臣满心欢喜,现在自己不缺钱,准备好好的吃点东西,再买些肉包子回去,让家里人解解馋。

可进来一打听,才发现这个食品店,根本不是乡下人来的地方,店里所有的东西都要凭票购买,光有钱根本是买不到的。

就拿肉包子来说,店里的包子是按斤来卖的,一斤包子能秤五个,需要一毛钱,外加一斤粮票。

自己哪里有粮票,看着那诱人的包子,可就是买不着,这让苏臣很无语,可他还是不死心,试着与售货员商量,想加点钱购买,可售货员根本就不同意。

这个年代,物资短缺,食品更是如此,想买些吃的东西,没有票证,有钱也不行,所以那个时候,外出最好要带上干粮,这样就不会饿肚子。

苏臣记得来的时候,在汽车站出口处有个买稀饭的,看来只有去那里喝两碗稀饭,这样就不会饿了。

苏臣叹了一口气,走出了食品店的大门,还没有走几步,身后就跟上来一个人,低声开口:“小伙子,你要粮票吗,我有粮票卖给你。”

苏臣心里一喜,竟然有人愿意卖粮票,这下好了,包子有着落了。

来人是个中年男子,非常谨慎,苏臣知道,在那个年代,许多票证都属于无价证券,包括布票和粮票,是不允许买卖的,买卖这些票证属违法行为。

当然私底下交易还是存在的,但一定要暗地里进行,一旦被人发现举报,那可不是好事,肯定会倒霉的。

“粮票怎么买,你有多少?”苏臣小声问道。

“我只有两斤,平时积攒下来的,只想换两包香烟,你给我三毛钱就行了。”

“行,成交。”苏臣爽快的答应了。

很快,苏臣再次走进食品店,出来的时候,手中布袋明显鼓了起来。

苏臣拿出一个包子,边走边吃,包子很大,吃起来非常爽。

吃了一个包子后,他便舍不得吃了,准备带回家,让父母和两个妹妹尝尝鲜。

回程的客车还有一会儿,他准备去百货商店看看,给家里人添置一些需要的东西。

七十年代县城里的百货商店,可不像现在的超市,那时候商品的种类不多,都是日常用品,大部分东西需要凭票购买。

苏臣只得关注那些不需要票证的商品,一趟下来,他也买了不少东西,什么手电筒、干电池、搪瓷缸、胶靴等等,还不忘给即将上学的妹妹买了书包和文具盒。

苏臣一下子买了这么多东西,将售货员看呆了,她们从来没有见过一下子买了这么多东西的顾客,光胶靴就买了三双。

即使买了这么多东西,也才花了十多块钱,这不由得让人感叹,那个年代的现金,购买力太强了。

在苏臣购买的几样商品中,胶靴是最贵的,在整个七湾大队,能穿上胶靴的人并不多。

农村里都是土路,一到雨天便到处都是泥泞,两块多钱一双的胶靴,人们根本就不舍得买,雨天村里大多数人都是赤脚出行,被扎破脚的人比比皆是。

家里有五个人,三双胶靴已经足够了,可以轮流穿,买多了父母一定会心疼钱的。

本来还想买一些吃的东西,但由于没有票证,无法购买,只得作罢。

见时间差不多了,苏臣便带上购买的东西,前往车站,准备回家。

车站候车室里有一个大摆钟,时间显示三点四十,还有二十分钟才发车,苏臣准备利用这点时间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