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1 / 2)

新店开业,从无到有,什么最难?

一难是流动资金。

毕竟开店初期什么都要购置,更可能产生各种意想不到的花销。

那宋记在端午前还名不见经传,听人说那姓宋的小娘子,早先不过是码头开摊的摊贩而已。

纵她再有本事,但都在码头上摆摊了,想来家底儿也不会多厚。

到了现下不说弹尽粮绝,估摸着也是捉襟见肘的。

二难就是客源。

城里的食客们图新鲜,让他们在新食肆开业的时候,去凑凑热闹、尝尝鲜,甚至让他们连着几天去光顾,都很简单,不算什么难事儿。

但想短时间内就把他们彻底留住,让他们一下子抛弃原先吃惯了的酒楼食肆,却是比登天还难。

自家这弟弟倒好,上来就把流动资金和客源那两大难题,一并给人都解决了。

在他口中,宋记的一份好点心,价值十文。

但那是人家宋记的要价!

吃食生意素来利头厚,成本能有个五文钱都顶天了。

等于那宋记的东家,只花费了五文钱,就笼落到了一个预存五两银钱的贵宾。

人家贵宾存了银钱,那自然得尽可能地再去宋记花销。

等五两银子花完,贵宾自然就成了熟客,很有可能还会存上第二笔、第三笔!

当然了,面对李英杰这样赌运极佳的贵宾,宋记一开始肯定是蚀本的。

但终究不是人人都奔着砸场子去的。

别的在宋记拿到贵重奖品的食客,只会越发对宋记有好感。

比普通的贵宾,还容易成为宋记的熟客呢!

只要食客时常上门消费,羊毛出在羊身上,难道还愁不能把前头的银钱赚回去?

看着李英杰那张仍然喜滋滋的、以为自己占了莫大便宜的笑脸,李家二姐压着火气直嘟囔:“怎么咱家早些年没遇到这种傻缺呢?”

早先李家二老突然过身,李家姐妹刚接手家传的客栈。

不过是换了东家而已,那会儿她们却也是举步维艰——

老伙计对她们姐妹俩没有信心,跳槽的跳槽,辞工的辞工。

经年合作的供货商趁机涨价。

熟客眼见客栈里头熟悉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少,便也渐渐少来光顾了。

姐妹俩边做边学,虽然不像宋玉枝那样,能想到颇为新奇的贵宾转盘抽奖模式,却也没少弄过类似的酬宾活动。

但客人里头没人带头,效果很是一般。

花费了好几年的时间,姐妹俩才算稳住局面,保住了清风客栈的招牌。

李家大姐看她一眼,对着她摇了摇头。

李二姐便悻悻地闭上了嘴,接着看账本。

李英杰在自家客栈晃悠了一圈,没找到什么适合自己干的活计,便照例去寻自己的狐朋狗友。

等她走了,李二姐从账簿里抬起头,问说:“大姐怎么不让我说小弟?”

李大姐解释道:“他难得想着给家里客栈帮忙,去打探对家的行情。出发点到底是好的。你说了他,他难道就能在一夜之间长进了?小心适得其反。逼得他越发不肯沾手家里的营生。”

李二姐脸色稍霁,但还是道:“看他那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的傻样,我真是气不打一处来!他也二十好几的人了,偏还傻的没边,咱们现下能看顾着他,总不能看顾他一辈子……”

“不只是照顾他的心情。”李大姐又道,“更多的,还是为咱家的营生考虑。二妹,你觉得宋记如何?”

“宋记开张之前,能想到利用端午游街宣传。开业第一日,就鼓捣出贵宾抽奖的活动笼络人心。小弟嘴也刁的很,方才却一句都没有贬损宋记的吃食……那姓宋的小娘子既有头脑,又有过人的厨艺。来日这宋记食府,自然是不容小觑的。”

一通分析完,李二姐明白过来,正色道:“大姐的意思是,咱们同宋记合作?”

李英杰为人不着调,有些话却没说错。

清风客栈缺少手艺过硬的厨子,吃食生意一直很平平,甚至都能反过来影响客栈的入住率了。

好些年前,李家大姐就先想过去和吉祥、如意两家谈合作。

希望对方能给入住清风客栈的客人,一点小小的优惠。

这样清风客栈便也不要发愁客源不足了,也会在客栈里帮忙宣传对方酒楼,还会把省下来的聘用大厨的银钱,连同其他一部分利润,一并给予对方。

无奈双方实力不对等,吉祥酒楼客似云来,不缺生意,根本看不上同清风客栈的合作。

如意酒楼生意略逊一筹,但掌柜却是个锱铢必较的,开出的条件根本不是李家姐妹能承受的。

若是宋记这样新兴食肆合作,就不至于担心对方瞧不上,亦或是狮子大开口。

反而能造就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