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伙计选拔(1 / 2)

这天一大早,宋玉枝一行人就提前去了铺子里准备。

通风了几日,铺子里已经没有多少味道,但正是因为大开门窗通风,铺子里多少多了一些浮灰。

到了地方,宋玉枝先让身量最高的赵大娘帮忙把牌匾挂上去,而后她自己则立刻去后院打水、烧水,然后兑出温水,装进木桶里。

等到招牌稳稳当当地挂好,周氏扶着赵大娘从条凳上下了来。

见到宋玉枝端出来了水盆,二人自然就把袖子撸起,准备把铺子里外都全部擦洗一遍。

宋玉枝一边把木桶放到大堂里最显眼的地方,一边拦着没让。

“娘,大娘,你们先别忙。帮我多找几块布巾来。”

周氏和赵大娘以为她是要把洒扫活计,当成今日的考核内容,便没多问什么,按着她说的做了。

天光大亮的时候,清水巷的众人都按照约定,来参加上午的伙计选拔。

小账房宋知远拿着日常不离身的小册子,给他们统一进行了登记。

先前给宋玉枝做工的十个小伙计,全都来到了现场。

而且应宋玉枝的要求,他们的家长都只是把他们送到地方,然后就转身离开了,不能全程陪同。

毕竟往后被选上的小伙计,都是单独在铺子里上工的,总不可能一直让大人带着。

至于清水巷的妇人,则一个都没有过来报名参加选拔。

好在,宋玉枝已经提前听到过她们的种种担忧,做好了心理准备。

张大婶也在私下里,提前知会过了宋玉枝,说她倒是想来报名,但自家已经来了三个小子,为宋玉枝招来过非议,她要是再来,少不得招来更多的说头。便先不过来了。

所以宋玉枝并不见怪。

反正拢共也只需要选十个正式伙计,怎么人数也是够的。

“选拔马上开始。你们先等会儿,我还有些东西未准备好。”

说完,宋玉枝就带着自家人去往后院。

都知道两场选拔在同一日,尤其是下午的学徒选拔,那得考验厨艺,少不得要准备食材和器具。

一众小子也都没觉得哪里不对,安守本分地待在大堂。

这一等,也就过了小半个时辰。

好些小子坐不住了,跟屁股底下有针扎似的,站起身东看看、西摸摸的。各自找了事情忙。

铺子所在的长缨街附近,比清水巷更接近城东,越发繁华热闹。

外头各众叫卖声络绎不绝。

更还有货郎挑着担子经过,在门口歇脚,眼见铺子里全是半大小子,没有大人在,立刻就把货箱打开。

什么沙包、竹蜻蜓、羊拐古、石子弹珠……应有尽有,都是孩子喜欢的东西。

有小子立刻坐不住了,跑到门口张望起来。

这么带头之下,自然有人跟上。

那货郎脑子灵活,一边把箱子里的东西摆弄给众人瞧,一边舌灿莲花地解释起这些东西的来历,末了还道:“今日我还没开张,这些东西都半价!像这样的竹蜻蜓,只要一文钱哦……小客官们,快来挑挑!保管不让你们吃亏。”

这话一说,小子们哪里还待得住?

平时他们身上未必能摸得出铜板,但今日来参加选拔,家长们都多少往他们身上塞了几文钱。

够他们选购好几样玩具了!

门口都快挤不下了。

“这竹蜻蜓真的只要一文钱?”

“这弹珠怎么卖?”

他们争先恐后地挑选、问价,唯恐货郎反悔。

直到每个拥出来的小子,手里都买到了合心意的东西,喜笑颜开。

那货郎才挑着胆子,晃晃悠悠地离开了。

也就在这时,宋玉枝过了来,把人喊到一处,说要给他们做算术题了。

众人连忙收起了笑。

食肆里用到的数学知识十分有限,通常只需要算算该收客人多少银钱而已。

宋玉枝连试卷都没准备,只是让宋知远充当考官,让他随便出一些百以内的加减法。

然后以现代课堂上常见的、开火车的形式,由宋玉枝随机抽人提问。

“十六减九……”

“九加十八……”

“三十六加七……”

“火车”开过三轮,所有人来参加选拔的人,都被提问到了三次。

这时候就不得不说,古代的教育实在没普及到位了。

哪怕是一众小子里最聪巧的铁牛,都不能在短时间内,飞快地算出正确答案。

少不得得掰着手指,算上一阵,得出的结果还不一定对。

最后全场只有铁牛一个人答对三道题,三个人答对两道,五个人答对一道。

张栓子则表现最为“突出”,上演了一个全军覆没,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