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欲破黄巾,宜用火攻(3 / 4)

士卒每日顶着烈日守城,中暑生病者不在少数。”

“黄巾贼寇虽然损失更多,然对方尚有数万兵马,吾等守城尚且艰难,何来破敌之说?”

郡丞亦是点头道:“就连右中郎将都被黄巾所破,左中郎将亦被围困于长社,彭脱实力虽不及波才,却也并非我等所能匹敌。”

“以我之见,破敌倒是次要,还应当以守城为主。”

众人各自发表议论,对于当前的局势都持悲观态度,基本无人认为周琦能够击破黄巾。

并非他们胆怯、无智。

只是双方兵力相差实在太过悬殊,而且黄巾军拥有狂热的信仰,战斗力也非常可怕。

若非官兵依仗城墙防守,恐怕早就被黄巾军击败了。

饶是如此,半个月的激烈作战,再加上援兵久久不至,也让城内流言四起,人心浮动。

黄巾军如今使用围三阙一之策。

城内许多士族豪强,都有了带领私兵逃离县城的打算。

若非赵谦极力阻止,失去了大家族私兵守护的隐强县城,恐怕早就已经被黄巾军攻破了。

周琦见众人或出消极言论,或怎么不语,不由眉头微皱。

他知道,众人之所以有这种反应,并非仅仅因为半个月时间,军民守城付出了极大代价。

最重要的是。

他们看不到希望。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颍川战场关乎整个天下局势,其重要性甚至还要超过冀州战场。

可是现在。

被寄予厚望的皇甫嵩与朱儁两位中郎将,却在颍川遭受挫折,两人的失败,才是众人真正悲观的原因。

周琦环顾众人,看到只有浑身打着绷带的孙坚眼中有光,当即问道:“文台兄有何看法?”

孙坚行动不便,对着周琦点头示意,而后说道:“以我之见,两位中郎将虽然在颍川暂时受挫,麾下兵马却未折损多少。”

“只要战局拖延下去,朝廷就能征调更多兵马前来平叛。”

“也就是说。”

“官兵虽看似处于劣势,真正逐渐走向败亡的反倒是黄巾贼寇。”

周琦闻言,不由抚掌大笑,道:“文台兄虽受伤不能与黄巾贼交战,心中却十分透亮啊。”

“正如文台所言,以朝廷之底蕴,世家之强盛,只要黄巾贼寇未能在短时间内,击溃官兵攻入雒阳,局势必然会逐渐好转。”

“各地纷纷举义军讨伐叛逆,黄巾贼寇四面受敌,其势必不能久也。”

孙坚亦是说道:“此前子异言已有破敌之策,某虽不信,却也想要知晓究竟是何计策。”

“相信以子异性格,绝非信口开河之辈。”

赵谦听完了二人的对话,这才长长舒了口气。

这段时间,压在他心口的那块大石头,也仿佛被搬开了些许。

他转头看向周琦,问道:“城中兵马不足五千,大部分都是私兵、义军,战斗力堪忧,士气也颇为低落。”

“不知子异有何良策破敌?”

周琦走到了地图旁边,指着县城东南方向所在的位置,说道:“今天气炎热,黄巾贼寇耐不住酷暑,已经将营寨换到了此地。”

众人看着地图,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周琦环顾众人,继续说道:“所谓上兵伐谋,欲以寡击众,以弱胜强者,必用奇计。”

“夫为将者,当知天时,晓地利。”

“贼将只求一时凉爽,却不知于山林之地安营扎寨,若遇火攻则大军瞬间覆灭。”

“故以我之见,欲破黄巾,必用火攻。”

众人闻言,皆眼睛大亮。

火攻,的确是以少胜多的好法子。

且黄巾军此时在山林之中安营扎寨,的确有施展火攻的前提条件。

如果他们能够抢在两位中郎将之前,率先击破汝南黄巾军,必然能够名扬天下。

那个时候,加官进爵将不在话下。

眼看众人情绪瞬间变得高昂起来,孙坚却是泼了一瓢冷水,道:“话虽如此,然如今正值夏季,山林之中湿气较重,想要放火并不容易。”

“除非刮起大风,否则以黄巾军人数之众,很容易就能够将大火扑灭。”

郡丞急忙说道:“我们可以等到刮大风那日再用火攻啊。”

赵谦却是摇头道:“贼军据营寨于东南,吾等若想放火,必然要从西北开始。”

“如今乃是夏季,本就极少刮风,就算偶尔有风,亦为东南风。”

“若我们此时放火,非但烧不了黄巾军营寨,反而会将自己烧死,是以火攻之计不可取也。”

众人闻言,瞬间想通了其中关键,皆面露失望之色。

周琦眉头微皱,并未出言反驳,这场议事最终也是不欢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