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楼兰到底得罪了多少诗人?(1 / 2)

第306章楼兰到底得罪了多少诗人?

【楼兰到底得罪了多少诗人?才让他们每次写诗之时,都立志要消灭这个国家。

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孟郊:拟脍楼兰肉,蓄怒时未扬。

李白:挥刃斩楼兰,弯弓射贤王。

杜甫:卢组须征日,楼兰要斩时。

文天祥:男儿斩却楼兰首,闲品茶经拜羽仙。

……】

各个朝代的百姓看到天幕上的提问,他们并不懂什么国家大事,可是从这些事实当中,他们还是能够感受到,这些诗人对楼兰的恼恨之心。

当他们想到楼兰所处的位置,他们也慢慢的能明白为什么这些诗人有这样的感想。

楼兰在他们这个时候,并不只是一个西域国家,更代表着整个西域。

而那西域一直侵犯着中原大地,就算一次又一次被打服,可他们好像没有记住教训,又一次又一次的再次侵犯边疆,又怎么能够让他们这些热血男儿不想去征服!

只是可惜的是,他们并不是朝廷的士兵,也只能够在心中幻想一番。

各个朝代的读书人可能天幕上的评论,看着天幕上一句又一句绝世的好诗,他们激动了起来。

手中拿着笔,不断的在纸张上书写着天幕上的诗句。

同时他们想到西域不断的侵犯,心中更是升起了豪心壮志。

这样的西域小国,不断的在西域和他中原大地之间摇摆,实在是该消灭。

只是可疑的他们只是文人,并不能真正的去领兵攻打这个国家。

不过他们还是提起了自己手中的宝剑,向西域的方向进发,期望着自己能够在那里建功立业!

各个朝代的将领看到天幕上的诗句,作为大老粗的他们,一时间被整的热血沸腾。

他们很是希望当今陛下能给他们下旨,让他们带领着兵队去消灭这个西方小国,也省的他在不断的蹦哒。

他们更是联系到其他的武将和文官,共同上书给当今陛下,让他允许自己的军队去攻打楼兰。

秦朝。

秦始皇看了天幕上的提问,他并不能够理解。

只是看到那一首又一首的诗句,他心里也豪气万丈。

他觉得做出这样的诗句的读书人,他正是他大秦所需要的。

然而以前那些叫扶苏的儒家,只怕自己的路都走歪了。

幸好有天幕上《抡语》的矫正,才让那如家知道,这天下不只需要教化,对待敌人更需要拳头。

百家学院的儒家子弟,他们看到这些诗人豪情壮志的诗词,他们陷入了沉默。

直到这个时候,他们才知道自己的路走偏了。

同时他们也明白,为什么秦始皇会那样对待他们。

以前他们还不理解,天幕上为什么会出现《抡语》这样歪解圣人的书籍,那么他们现在明白了。

一个国家不应该只有仁义之道,对外部势力更应该有霸王之道。

不然那些周边的势力,只会当你是弱小随时可欺。

于是这个时候很多大儒,他们让人找来了被他们称为邪门歪道的《抡语》,并仔细的研究了起来。

他们想吸取里面的精华,重新为《论语》注释。

汉朝。

汉武帝刘彻看着天幕上的诗句,他抽出了自己身上的配剑。

很想一剑刺下去,就把这楼兰消灭。

在汉武帝刘彻看来,大汉就是需要这样的雄心壮志,去消灭那匈奴,也需要这样雄心壮志,把那墙头草一样的楼兰消灭。

自从张骞出使西域归来,知道了那楼兰的德行,汉武帝刘彻就对楼兰很是不爽。

只是大汉想要攻打西域,就只能以怀柔的政策安抚楼兰。

而那西域匈奴想攻打大汉,也只能以怀柔的政策安抚楼兰。

这让楼兰彻底成为了一个墙头草,不断的在大汉与匈奴之间摇摆。

当时汉武帝刘彻就暗暗的发誓,等待收拾完匈奴之后,肯定让楼兰国破家亡。

三国时期。

曹操、刘备、孙权看到天幕上的诗句,他们深深的记在了自己的心中。

随着大汉丝绸之路的崛起,楼兰成为了丝绸之路的中转站。

也因此逐渐繁华了起来,城周绿树环绕,水流清澈,水土肥美,城内寺院林立,商业发达,并且吞并了周围的小国,成为了西域七雄之一的存在。

只是这个国家所作所为,一直被史书所记载,也一直被华夏民族深记在心中。

虽然现在大汉已分成三国,可也从来没有忘记消灭这国家的雄心壮志。

只是可惜的是,他们现在并没有这个实力,也无法对这国家实施战争。

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