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一分钟了解陆游(一)(1 / 1)

【他是古代存诗最多的人,60年间做了一万多首诗。

他虽然位卑未敢忘忧国,他虽然爱国却报国无门。

他和杜甫一样,是一个倒霉蛋,哪怕身死也不忘告诉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出生在北宋和南宋交替之际,幼小的陆游随着家人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让他深刻的感受到了国破家亡的耻辱。

他从小就盼望着自己能够亲临战场,杀敌报国。

他29岁之时进入临安参加进士考试,并取得了第一名。

可是也就是因为这个第一名,导致他仕途被打压,因为第二名是秦桧之孙子。

在随后礼部的考试之中,更是被礼部除名。

直到秦桧病逝,他才正式入仕。

宋孝宗赵慎即位的时候,赐给38岁的陆游进士出身,还封为了高官。

可是陆游刚直不阿的性格并没有改变,上书建议整饬吏治军纪,固守江淮,徐图中原。

而当时宋孝宗在宫中取乐,并未对陆游的建议给予重视,陆游见宋孝宗迟迟没有反馈,便找人去质问,得到的结果只能是被贬到镇江。

到了镇江之后,他也时常上书献策,然而得到的结果是再一次被贬。

然而就算这样,也被那些小人所惦记,说他:“结交谏官,故弄是非。”

随后他就被罢官了,他只能赋田在家。

这个时候他很迷茫,甚至不再想管理国家大事。

只是他并没有这样做,毕竟危机四伏的大宋,始终让他心里不安,并且他那爱国之心也始终火热。

直到46岁他才等来了机会,和王炎商讨抗军大业。

在南郑的日子是他最快乐的时候,他写抗金的计策,挥洒着自己满腔的热血。

只是好景不长,等待他写好策略之后,皇帝不愿意了,直接被否定,并拆散他和王炎。

这个时候的陆游是最颓废的时候,他每日借酒消愁。

后来他虽然被朝廷启用过,但是一直没有实现自己的抱负。

直到85岁时,他才写下遗书,告诉自己的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秦朝。

秦始皇看到天幕上的视频,他有些不敢相信。

他没有想到那南宋,竟然出现了这么多爱国之人。

只是让他们失望的是那南宋的皇帝无能,并没有实现他们的抱负,也没有收复中原。

随后他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为这个后世王朝而叹息。

空有那么多人才,空有那么多经济,却在国力上一步一步走弱。

如果这些人才放的大秦,只怕那六国早已统一。

他追求的大秦万世而存,也不是不能得到。

只让他可惜的是,这些人才并不在他大秦。

同时他更加重视百家学院,也重视大秦的经济。

他期望大秦的后世,经济也如那宋朝一样,他也期望他大秦有如此多的人才。

随后他来到了百家学院,一一观看了百家学院的学子们。

汉朝。

汉武帝刘彻看着天幕上的视频,看到这个郁郁不得志的后生,他也非常的沉默。

他始终不明白,为什么经济那么发达的宋朝,为何却实力那么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