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李白和苏轼的巅峰对决(一)(1 / 1)

第175章李白和苏轼的巅峰对决

【李白和苏轼的巅峰对决,在你心中,谁才是千古第一才子?】

李白写豪气: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苏轼写豪气: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李白写相思,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奇。

苏轼写相思,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李白写月亮,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苏轼写月亮,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没有听说过这两个人的各个朝代的读书人,看了天幕上的视频,他们被震惊了。

他们没有想到,这个世界上竟有这样的诗词。

他们赶紧拿出了笔墨纸砚,在纸上书写着李白和苏轼的诗词,他们要把这些诗词记下来,在闲余的时间慢慢的品味。

秦朝。

秦始皇看的天幕上的诗词,他慢慢的品味着其中的含义。

他们这时候虽然有诗歌有赋,只是还没有形成天幕上这种形式。

而这种表现方式,让他眼前一亮,感觉诗词里面很是有味道。

同时他命人抄写天幕上的诗词,他要把这些诗词记录下来慢慢的品味。

不只是如此,他还让人把这些诗词送给了胡亥,让他多加学习这些东西,提升自己的素养。

同时他也很好奇,这李白和苏轼又是谁?竟然有如此的名气?

汉朝。

汉武帝刘彻看到天幕上的诗词,他并不是很感兴趣。

作为大汉的帝王,虽然他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可那不过是自己的工具,并不代表着他喜欢。

相比这些诗词,更让他感兴趣的是如何攻打那匈奴?

在汉武帝刘彻看来,这些不过是小道,真正的大道,就是把那些骚扰大汉的部落就应该铲除。

只有那样,大汉才能够稳定的发展,百姓们才能够富裕,朝廷人才能够有足够的财政收入。

不过他不感兴趣,不代表他不知道这些诗词的作用。

他把这些事实让人抄写之后,让人把这些诗词送给了太子刘据。

三国时期。

曹操看的天幕上的诗词,他哈哈大笑,觉得自己所做的诗词也能和他们一争长短。

他虽然时常在征战,可空闲时间,他也经常做事。

不只是他经常做诗,他的几个儿子也相当的有才华。

他觉得他的儿子曹植,和天幕上这两人也能一较高下。

隋朝。

杨广看到天幕上的视频,他心里满是不屑。

自古以来,虽然百家争鸣,可也不过独尊儒术,而以文成圣的不过一两人。

而他又是这天下的皇帝,就算要比,那也要和其他的君王相比。

而他的目标是那秦始皇,他要做的就是那样的千古一帝。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车同轨、书同文、并修建了长城。

而他做了皇帝之后,早已经车通轨、书同文,并且已经修建了大运河。

杨广觉得他相比秦始皇,功绩并不相上下。

不只是如此,他才看到天幕上的建筑之后,不只是修建了那炼铁炉,更是令人去规划新的项目。

他相信修建以后,只怕那秦始皇也不如自己。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