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尘尽光生(2 / 3)

全能大画家 杏子与梨 2452 字 2个月前

因为爷爷真的对他很好。

连顾为经都要承认。

在他和堂妹顾林之间,老爷子的心确实是偏的,这一点婶婶有怨气也没什么可说的。

顾童祥可能一直对顾为经有一份,没有让孙子去过“更上等的生活”的内疚,所以一直在拼命的加倍补偿他。

只是。

这样的顾为经从小就缺少来自父母的爱。

他的父母到法国后几年便分居了,过的都还不错,也都没有再回来过。

顾为经有些时候会在节假日和身在法国的长辈通个电话。

双方客客气气的互相问好,父亲祝他学业有成,顾为经祝父亲身体健康。

接着顾为经会等父亲客客气气的询问他假期要不要去巴黎玩。

他再客客气气的拒绝,说等下次有机会再说。

然后互道晚安,挂断电话。

整个流程双方都处理的非常熟练。

不像是父亲和儿子,倒像是两个客气按照一张设计好的客服表格通话的陌生人。

唯有顾童祥这个时候在电话旁边总是不停的搓着手掌。

表现出紧张兮兮、欲言又止的样子。

当老头子得知,顾为经原计划想去法国美院上大学的时候。

顾童祥一方面拍着胸脯保证孙子尽管去念书,学费生活费什么的,他是一定能拿的出来的。

另一方面,老爷子明显变得更紧张了。

甚至连日常生活中,老头子都小心的不愿意提起顾为经的父母,饭桌上偶尔会对着新闻冒出些“银行工作好枯燥无聊的”,“投行的人都是吸血鬼,这钱挣的没良心。”这类古怪的试探发言。

每次看见顾童祥表现出这种纠结的样子,顾为经都觉得有些好笑。

他知道爷爷在害怕什么。

他爷爷害怕自己恨对方,也怕自己萌生了放弃艺术道路的念头,就像他的那位二儿子一样。

从很久以前,他就想跟爷爷说,您放心,我是不会接受父亲的邀请的。

即使顾为经去法国念书,也会继续在绘画道路上前进,而非改去当什么银行职员。

这不是因为学了十几年艺术,大学转去学金融很奇怪。

好吧。

奇怪确实挺奇怪的。

但法国的商科申请并不难,德威每年也确实有艺术生,在父母的要求下大学申请类似的专业。

当然更不是因为顾童祥那套“银行无聊,投行吸血鬼”的暴论说服了他。

而是因为他是个敏感的孩子。

他从很多很多年以前,顾为经就明白了他是那个被抛弃的人。

十五年前的那个夏天,父亲登上飞往戴高乐国际机场的波音747洲际客机的时候。

就把他三岁的儿子,连同缅甸高温多雨的天气一样,永远的抛在了人生的被翻过的角落。

被丢掉的野孩子,再也不会被家长回头抱回去。

顾为经能和好运孤儿院里的孩子们相处的这么好,能茉莉一起跳舞,能以绝大的耐心抱着布稻和对方说一下午的话。

不光是因为他有钱,也不光是因为他有善心。

可能顾为经自己都未必意识到,他在这些小孩子,看到了某些他自己的影子。

老头子顾童祥不懂。

实际上每次打电话时,双方都挺尴尬的。

电话听筒里传来“为经,我的儿子,伱还好嘛?”的问候,本质上就和网购客服“亲,注意身体健康,记得五星好评哦!”这种话语里的情感含量没啥区别。

这个事实顾为经明白,他清楚……自己的父亲也明白他明白。

要是顾为经哪天点头答应了他的邀请,电话那端的那位中年男人,反而才会觉得不知所措。

这对父子双方现在都不希望,对方再去侵入他们的日程生活。

顾为经的父亲已经有了新的生活,新的环境,新的秩序。

顾为经……他从小被爷爷带大,和爷爷一起生活了十几年的时候,对方就是他最亲近的亲人,世界上对他最好的长辈。

他怎么会忍心,让对生命中他最好的长辈失望呢?

只是。

这种留守儿童式的被父母抛弃人生,从侧面构成了他的压力。

构成了他肩上的担子。

也构成了他内心中的自卑。

当顾为经被心魔击倒的时候,诸多幻象皆生,他以为自己再一次被像是从高空中抛下,向着无尽的虚无里坠落。

1年前他被父母亲抛下。

他还可以像爷爷希望一样,捡起画笔,去用笔下燃烧的艺术之光来取暖。

1年后,若是艺术之光也被人拿走。

他将一无所有。

这种诸多负面情感缠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