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客氏之祸(1 / 2)

除了在场的李若链。

没人知道崇祯和何尊具体交谈了些什么。

周围人只知道事后崇祯龙颜大悦,让王承恩将何尊送回了大胡营。

看来这口出狂言的“逆贼”不知用什么法子取得了皇帝的信任。

而在现场的李若链则是全程惊得嘴巴都没有合上过,作为一个合格的NPC全程贡献惊讶脸。

什么穿越者!

什么大明国运!

什么驱虎吞狼之计!

他可一点也不想知道,这里交谈的事情每一项透露出去都是杀头死罪。

甚至会引起朝堂的轩然大波,就算是皇帝也承受不住后果。

尽管崇祯事后再三向强调不能让旁人知道何尊进宫之事,但徐应元还是多次向李若链旁听侧敲在殿内时发生了什么。

锦衣卫禁制森严,自然不会透露出去,他告别崇祯就一溜烟地跑了。

……

大明皇城,坤宁宫。

安静而平和。

这里是周皇后的住所。

一般中宫皇后都会住在这,而先帝皇后张嫣则在崇祯继位后即移居到了慈庆宫。

这日还未到用膳之时,崇祯即来到了坤宁宫,给了周皇后一个惊喜。

崇祯在继位以后就终日忙于政事,早已冷落后宫多时。

连和后宫嫔妃做快乐之事都忘了。

周皇后每次见到他都是眉头紧皱的样子,也是让她好生心疼。

实际上周皇后原本是不想其丈夫身陷险境,去干这整个明朝最危险的职业。

不过在其决定接替父兄之位,扛起大明中兴的大旗时,她还是义无反顾地站在身后支持他。

周皇后柔婉大体,是大明最后一位贤后,和崇祯虽是帝后,但更胜似普通夫妻。

而今日崇祯却是一反常态,早早地来到了坤宁宫,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他心情大好。

周皇后巧笑嫣然地迎了上去。

“不知陛下今日遇到了什么喜事了吗,以往这个时候还在乾清宫看折子呢!”

“喜事是有,不过你可以先猜一猜。”

崇祯也难得开个玩笑,让周皇后感觉回到王府时期夫妻二人无忧无虑的时候。

“臣妾不知,不过应该是和朝堂之事有关吧。”

“梓潼独具慧眼,确实是朝堂之事。”

周皇后推测道:“近日听闻陕西陕西等多地重旱,灾情严重,莫非是赈灾有了着落?”

“这也算是一件大事,但还有比这个更值得高兴的事情。”

“臣妾愚钝,竟猜不出是何事情。”

周皇后有些不好意思,脸带娇羞的模样。

看得崇祯心动,缓缓走近前揽住了周皇后的腰。

后者顾及周围宫女太监,想挣开却被崇祯用力抱住。

周皇后脸色通红,喘着粗气。

“今日朕遇到一个奇人,不,更准确地说,是一个怪人!”

“怪人?那他是不是有什么荒诞之言行?”

“哼!他竟然说自己是来自几百年后之人,说朕的大明江山将在十七年后覆灭!”

“什么?竟有如此狂妄之人?!”

周皇后小嘴微张,看样子是被吓得不轻。

“不过,他说的一些事情却是事实,甚至有一些东西竟能未卜先知,就连……”

“就连他说朕十七年后将会自缢于景山的一棵歪脖子树上,而那棵树朕派人去找了,竟然真的存在!”

“不过他说他要替朕重振大明雄风,并提出了一些匪夷所思的策略,朕事后回想竟觉得颇有些道理。”

今日和何尊见面后,崇祯就特意命手下太监去景山寻找那棵歪脖子树。

没多久,太监就来回禀山上面向皇宫之处,竟真有这样一棵小树苗。

这让崇祯愣了半天,对何尊所说的未来又多了几分相信。

王承恩当即向崇祯请旨,要砍掉那棵树。

但崇祯沉默半天后果断拒绝了!

砍掉那棵歪脖子树只是治标不治本。

只有给大明重换新血,从源头根治才能根本意义上解决国覆君亡的惨剧。

“不知他是好意还是恶意,陛下还是小心为上。”

周皇后担心地提醒崇祯。

“朕认为他没有在撒谎,这是朕的直觉。”

崇祯语气坚定,不过很快又缓和下来。

“不要说这些漫长岁月以后的事情了,这几日前朝事情颇多,不自觉就冷落了你,希望你不要怪朕。”

“陛下日理万机,皆是事关天下黎民百姓的大事,臣妾岂敢有丝毫怨言。”

“朕有你这良妻贤后相伴,实乃人生一大幸!”

崇祯左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