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北梁帝张誉(1 / 2)

赵沉落在姜离耳边轻声说着话,声音压得很轻,连赵牛都听不见。

她说:“好,就一年。一年之后,娘娘若没有来,我要整个京都的人,为您陪葬。”

姜离一怔,惊讶于赵沉落怎么会知道,但旋即便了然。

若是现在的姜氏一族如日中天便也罢了,可偏偏现在是四面楚歌之境,太多人的入京都,只会将把柄交给对手。

她与萧浮蓝的赌约也定了一年。

只要一年后她能还活着,那么姜氏一族必然是已经胜了萧家,京都之内也不会再有那么大的风险。

只有那个时候的京都,才是真正的安身之所。

半刻钟后,姜离卸下了一匹马,她翻身而上,跨过马背,朗声道:“今日是分别,不宜去英魂碑。一年后,定赴此约!”

说完,姜离策马扬鞭,疾驰离去。

“姐姐!”

赵牛看着姜离的背影,情绪一下子就绷不住了,他运着轻功就要追去,幸亏是赵沉落眼疾手快,一把攥住了他。

“阿牛,不要去追。”

赵牛侧过头,可怜巴巴地:“沉落姐姐......”

“天下宴席终究会散,娘娘有她的考量,我们跟上去,只会适得其反。”

说着,赵沉落蓦然一笑,不知是在安慰自己,还是在安慰赵牛,“再说了,这又不是诀别,分别而已,一年而已,很快的。”

......

三日之后,北梁京都。

北风萧瑟如刀,割人面庞,刺骨冰寒。符三七和池越二人骑着高头黑马走在最前方,后面随行着一大一小两辆马车。

杨镜在鹿城的时候接到了家中传信,已经先骑马离开了。小的那一辆里坐着姜离、姜辞、姜疏,还有碎星和残月,另一辆大的里头则坐着李遂宁。

是的,就李遂宁,没有别人了。

姜离窝在角落里,双腿盘起,一脸的幽怨。

她单手撑膝,托着下巴,发出了第十三次相同的疑问:“为什么我们要五个挤一辆小马车?为什么不让我去和李遂宁坐一辆?我愿意和给她一块儿坐,她那儿宽敞的都能打滚儿!”

姜辞‘啧’了一声,义正词严的说道:“人家是客人,怎么能让人家坐小马车?你又不和人家相熟,坐一路不尴尬吗?”

“我脸皮厚,不尴尬。”

姜离瘪着嘴。

见状,姜辞笑了笑,赶忙安抚道:“好啦阿离乖,还有几公里不就到京都了吗?再忍耐忍耐,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你是少主肚里能建城。”

闻言,姜疏都忍不住了。

“阿兄,不至于吧?”她惊叹的连连摇头,“这话说的,实在是太恶心了一些。”

一旁的碎星和残月皆在捂嘴偷笑。

忽地,马车停下了。

池越在外禀报道:“少主、小姐、公子。陛下身边的邓公公带了御林军在城外亲迎,说是陛下特意派了暖轿,要接你们直接入宫。”

姜疏的拳头紧了又松。

她微扬唇角,望向姜离,说道:“陛下一向喜欢后发制人,想来是姜氏一族让他心中的忌惮实在太重,或许也少不了萧家在一旁挑拨。”

“是啊。”

姜辞理了理身上的衣袍,朝着姜离一挑眉,轻快道:“就要斗虎豹了,阿离怕吗?”

“怕?”

姜离也学着他一挑眉,笑道:“姜氏子孙,不知‘怕’字该如何写。管他虎豹还是豺狼,既有胆子来,便将命留下!”

......

北梁皇宫

此处和南庆的红墙黄瓦不同,北梁是灰墙黑瓦,偌大的一个皇宫竟然没有一片明艳耀眼之色,显得尤为沉重压抑。

就在进入皇宫之后,姜离、姜辞、姜疏三人的轿子分别去往了三个不同的方向。

仁和殿内,北梁帝张誉约莫三十上下,帝王气十足,他着一身玄黑色绣金纹龙袍,头戴墨玉冠,剑眉星目,不乏锐利。

他就端坐于龙座之上,目光遥遥地望向前方,无人能够猜透这位帝王究竟在想些什么。

太监首领邓原手持拂尘,小步匆匆而来,他一下跪俯在地上,高呼:“奴婢拜见陛下!”

张誉这才收回了目光。

他问:“见过姜家三兄妹了?”

邓原直起身,仍旧是跪在地上,恭敬答道:“回陛下的话,见过了。方才,奴婢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还是亲眼瞧着他们进的宫殿。又亲自查验了殿门,确认全部上锁,门口还有御林军护卫,绝不会有半点差池。”

“做的好。”

张誉赞了一句,他往后一靠,松了松筋骨,半晌后又忽问:“那个姜离,长相与性子如何?”

“姜少主很像疏小姐,陛下也知道,姜氏之人的样貌皆是不会差的。至于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