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撑过和撑不过(1 / 2)

周氏又道:“我实话说了,我把定安过继到名下,并非我的本意,也不是真心愿意接受这孩子,而是族人和叔伯的逼迫之下不得不同意。这点,我们心知肚明。我再闹也无济于事,索性就想开了,毕竟定安这孩子也确实不错,他日后若有出息,对我的两个孩子也有帮助。”

她的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已经是童生,受家族器重,只要能中秀才,日后的官路不说青云之上,也能走得顺坦。为了两儿子,她也要和外室子结下一份善缘。

祝氏冷着脸,抿紧唇不语。

“你们有求于我,周氏一族也需定安功名。所以,你们放心,我们既不住在一起,也谈不上什么视如己出,苛待之类的。但我可以保证,不会在外人面前诽他,谤他,在外人说他不是时,还会护着他。”这点周氏心里还是门清的,再者,人都接受了,又何必紧抓着过去不放。

听到这里祝氏脸色缓了下来,道:“周娘子,我父母在我妹妹八岁那年病逝了,我没有教好妹妹,是我的错。我至今后悔不已。她做了周家的外室,病死在异乡是她的报应,可定安是无辜的,你既然认了他,他以后也自当像孝敬自个亲娘那样来孝敬你,我这个做姨母的,也绝不会让他对你半点不敬。”

周娘子想到丈夫对外室的宠爱,甚至在她不同意外室进门时,连着三年都没踏进她房里,连带也厌恶了她生的孩子,这心就难平,为自己嫁了这样的一个男人,也会孩子有这样的父亲而痛心。可人事无常,外室的儿子竟然如此有出息,呵,罢了。

“那就这般说定了。”周娘子说着起身出了居室。

周定安,周族长几人已经在院子里等着。

“定安见过母亲。”周定安来到周娘子面前一揖,面色恭敬。

“定心,如今你已经是秀才之身,日后更要潜心向学,万不可心慵意懒,辜负了族人和你姨母一家对你的期待与厚爱。”周氏冷看着眼前长得和丈夫极像的少年,冷淡叮嘱。

“孩儿谨记母亲今日之言。”

周娘子给身边的老妈子使了个眼色,老妈子从婢女手中拿过小木盒走到祝氏面前,打开:“祝大娘子,这里有两千两银票,是去年和今年加在一起给定安公子打点之用,直到公子成亲之前,每年周家都会送一千两银票过来。”

除了祝氏和沈婉青,陆家人都不敢相信周娘子会这么大方。

周定安看了嫡母一眼,又低下了头。

周定安,陆大哥送着周氏族人去了客栈后,陆老爹几人看着祝氏手中的银票议论。

秦氏把方才在居室里周娘子的话说了一遍:“不管这周娘子心里怎么想,还是给足了定安面子的。”

“她自己不也说了,是为了她那两个儿子。”梁氏道:“互惠互利罢了。”

“就算互惠互利,很多事也要周娘子去打点的。”陆老爹道:“这事,还得说周娘子也确实是个不错的嫡母。”

这话沈婉青点点头,古代的嫡母要做的事并不像她以为那般轻松,后宅的关系维护不容易,情感和伤害都来自这些带亲的人,避不开,逃不了,若没强大的心理能力支撑,一个处理不好很容易让自己四面楚歌。

撑过了,整个家族都会敬着你。

撑不过,大家都会说你的不是。

祝氏把小木盒给盖上:“这银子啊是给定安的,你们可别生什么心思。”

梁氏嘀咕了句:“我们能有什么心思。”最小气,最会抠钱的不就是婆母么。

“三弟妹,三弟什么时候回来呀?他不见周家人吗?”陆二哥问道。

“他说明天中午会请周家人在醉仙楼吃午饭。”沈婉青道。

“婉青,听你大哥说,你爹近来常带三弟认识一些他的同僚啊?”秦氏问。

沈婉青点点头:“父亲说带相公见见这几位大人,对他以后有帮助。”

陆家人都很是高兴,只有祝氏有些忧心忡忡。

等着定安和陆大哥回来了之后,陆氏把两个儿子叫到了屋里。

“娘,怎么了?”

陆大哥的话音一落,和陆二哥都痛得叫了起来。

祝氏给了两个儿子一人一记响亮的爆粟。

“你们这两个不争气的东西。”祝氏骂道:“看看你们三弟和小妹多有出息,再看看你们的媳妇儿,一个个争着钱,你们呢?”

“我和大哥也很好啊。”陆二哥捂着被打的头。

“是啊,娘,我在窑厂做事,烧的窑器可是数一数二的,二弟在竹雕匠师身边跟着,都学了一身的手艺呢。”陆大哥不明白娘干嘛说他们不争气。

“你烧了七八年的窖,有本事去做窑器师,还有你,明明学了竹雕手艺,怎么不做上竹雕匠啊,到现在都还在伐竹。”祝氏没好气地道:“家里一个个都想着上进,只有你们,干这些粗活还能这么开心。”

陆老爹在边上说了句:“知足常乐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