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矮个子里拔高个(1 / 2)

限定的半个时辰到!

不管绣没绣完,都得停手。

皇后不用自高位上下来,只要让宫人举起绣绷,她居于高处,能一眼看到场内所有的绣品,然后点出不错的,再由宫人拿到她面前过。

不止是皇后在看,宴会场,居中心处边缘的王孙贵族、官员、及其女眷,都能看到。

皇后不可能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弄虚作假。

赵程月若绣不好,还当着所有人的面点她的刺绣,皇后是不是适合皇后之位,也会被怀疑。

好在赵程月没让皇后太失望。

矮个子里拔高个,早对赵程月的刺绣有心理准备,再看赵程月的刺绣,只觉得眼前一亮。

进步了。

进步了太多!

皇后唇角不可抑制的上扬,示意大太监将绣好的图案自绣绷上拆下来,展示给在场所有人一起瞧瞧。

宴会一静。

什么时候,赵程月刺绣也那么厉害了?!

五十一人,有三十人没绣好,二十一人绣完,就算是绣完了,也非常潦草,能看出是什么,却是差强人意。

赵程月不止是绣好了,还能让人看出其精致。

赵程月绣的两根稻穗。

很清楚,还能看谷子的纹理。

面前这些刺绣,要说完成程度,就属赵程月这幅。

“要不,还是请刺绣局中的绣娘看下?”

清楚看清赵程月那两根稻穗刺绣,可她们总觉得哪里怪怪的,于是当即就有夫人提议道。

“行。”

皇后很放心。

赵程月悄悄的提起心。

她怕时间来不及,在一些细节处用了戳戳绣,就是将针头刺进去不用穿透,直接拔出,就能让线留在布上。

绣娘知道这不是一场严谨的刺绣大赛,看得也没那么严格,但只一眼,林绣娘就发现赵程月在细节处使用的小心计。

林绣娘轻轻的自赵程月绣好的图案上摸过,确定就算那是一种很奇怪的绣法,线也不容易脱落,她有些好奇,那是什么绣法。

“依奴婢所见,惠民郡主所绣最优。”

赵程月悄悄的松了口气,随即整个人兴奋雀跃起来,望向皇后。

宴会却紧跟着一静。

在他们瞧来,作画赵程月胜出,那这刺绣,该是所有人打个平手才是!

而他们的刺绣不及绣娘,自瞧不出问题,也找不出比赵程月绣得更逼真,更好的,也不好继续挑刺。

“第三局,可有继续的必要?”

皇后语气轻快,仿佛在无声的炫耀,仿佛说“瞧见没,就算你们挑刺也没用,惠民郡主就是优秀”。

“自是要比的。”

邢老太太见赵程月竟连刺绣,都能拔得头筹,心绪有些乱。

在皇后表现出,赵程月都赢两局了,这人选就该是赵程月时,她出声了。

她不信赵程月连默写佛经也能出彩!

皇后面色有些不好看,盯着邢老太太。

邢冰消现在还在邢府,所以她不想撕破脸,可邢老太太显然并没把她的话当一回事!

“是啊,这都两局了,我们也好奇郡主默写佛经如何。”

“皇后娘娘您都制定了三局,那就三局都来,也让我们一起看看。”

“赞成……”

虽着这样的意见多,皇后看向大太监,示意准备第三局。

第三局,默写经文。

五十个人,都冒着一口气,拿着毛笔,对着折纸快速默写经文。

大太监拿着贵女们默写的经文立一旁。

赵程月也抄,但她先把白纸折成一个个长条格子,然后摊开,再用镇纸压着,开始默写。

输写时,她不用太过顾忌把字写歪了,顺着折痕写下去,也就不用再分出心神。

大太监离得最近,将赵程月的行为看在眼里。

眼下这五十一人,最大的十六岁,最小的也才七岁,年纪小,写字时,难免要写歪,这么折一下,保证了垂直不乱。

大太监不着痕迹的点头。

大太监在边上看过,看到已经有六名贵女,急着写字,没有垂直,已写出了歪,然后强行写回去,就有了一个曲在那儿。

字是好字,但这么一曲,整个纸面就有些乱。

可眼下写曲的也不好更正,一但重新写,就要浪费时间,两刻钟时间,可不够他们默写完整本《金刚经》。

写坏的小姑娘年纪也才十岁,急得眼圈红,眼泪在眼眶里打滚。

呜……

大太监注意到七岁的潘予蓉字好,写得垂直整齐,不乱,不禁看向赵程月。

大太监以为赵程月写得非常出彩,也的确出彩,他觉得出彩得有些太过诡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