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如过家家似的种田(1 / 2)

赵老三他们带着伤员离开不久,就有府城那边的官兵过来寻赵村长,让赵村长传达下消息。

“三年征一次兵的规则不变。”

随着这则消息放出,靠山村的人都放心了。

“呜,早知道就不躲进山林了!”

“没想到阿流如此厉害,竟然被他说中了!”

“……”

围在赵村长家的村民们议论纷纷。

赵程金与赵程岁要去山边,赵村长严肃的瞪视二人,禁止他们胡乱行动。

小赵程月也是暗暗松了口气。

赵老三自县城归来时,还带回了另外一个消息。

“衙门公告栏上写着,今年的田税降两成,试图逃跑的人,维持原税不变,”赵老三想到自家那两亩地,终于能是家里的一个贴补了,笑得嘴角上扬。

小赵程月心中划过困惑。

她见过一直涨税,然后压得百姓活不下去的,就没见涨了又降的,反复无常。

赵村长一听,还有这好事,也跟着笑了。

村民们听着这消息也开心,他们不用担心被饿死了。

小赵程月望向赵老三,若有所思。

试图逃跑的人维持原税不变,那多收的税多半是要被昧下(贪了)。

如此——

被多收税的那些人心里有怨,却也只会责备他们自己,不好意思闹。

究竟是谁放出前线死了不少兵丁的消息呢?

看似复杂的事情,似乎有了答案。

* * *

程家——

“赵爹爹,你拿着谷子去哪儿?”

小赵程月扯住赵老三的衣角。

“现在天还早着,正好撒下谷种,等过个一个月,我们就能有水稻的禾苗了,”赵老三耐心解释。

“不对,他们说谷子在种之前,要先晒二至三天,”小赵程月摇头。

小赵程月认真着小脸,看着很软很萌,但……

“小阿月,我们从老一辈开始就是这么种的,”赵老三试图跟小赵程月讲道理。

“赵爹爹,赵爹爹……”

小赵程月干脆扯着赵老三的衣角撒娇。

她现在才六岁,说再多的道理也没用,撒娇,是最简单的方法。

赵老三想着家里还有余钱,想着损失两亩田地的收入也没什么,能让自家小闺女开心……

然后赵老三很没原则的同意了。

“行。”

“赵爹爹最好啦!”

小赵程月就像吃到糖的小孩子般又蹦又跳。

赵老三拿出簸箕晒起谷种。

他其实是有些担忧的。

天公作美,连着两天日头都非常好,让赵老三在担忧中完成了两日晒谷。

“现在能撒进田里了吧?”赵老三收起晒好的谷种,用手翻看,担心破壳,也担心谷种被晒熟。

“我们先泡一泡水好不好?”

小赵程月扯着赵老三的衣角。

赵老三从来没想过,他有一天会被一个小孩子指使得团团转,还生不起半点气儿来。

“行。”

赵村长家——

赵老三在小赵程月不知道的时候,悄悄的联系了赵村长,让赵村长帮忙再要了一份谷种。

赵村长翻白眼儿:“三儿,你这宠闺女也有个限度。”

赵老三笑嘻嘻道:“不如爹你去跟小阿月说说?”

赵村长直翻白眼儿,挥手:“你是故意让我惹乖孙女难过的?然后我乖孙女以后不理我了,你就开心了?”

“哈哈……”

赵老三就笑。

赵老三拿着备着的那一份谷种直接撒进犁好的田地一角,趁着四个孩子还在各作各的时候摸回家去。

又是两天时间过去——

经过浸种的种子发芽了。

“赵爹爹你快看!”

小赵程月扯着赵老三的衣角:“书上说的果然没错!”

赵老三看着盆子里几乎全部的谷种都发芽了惊讶的微张着嘴。

从小他就知道,这水稻谷子育苗时,总会有五成的谷种发不了芽,也因此,准备的谷种会多些。

然而眼前……

“快,我们再给种子保温,赵爹爹,我们搬点稻草盖上吧……”

小赵程月催促。

五天时间过去……

他悄悄的撒在田地里的谷种还没见芽,他跟小赵程月过家家似的育种已经长出半指高的芽儿。

“赵爹爹,我们把它们种进田地里吧,”小赵程月小脸红扑扑的,兴奋的催促。

赵老三担着两担子芽儿,血流也跟着加速变热。

虽还没看到芽成秧苗,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