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长平血战(2 / 4)

令下去,全军休整完毕后,立即发起进攻!”赵括大声说道,声音中充满了决绝。

赵军士兵们虽然疲惫,但在主帅的激励下,也重新燃起了斗志。他们知道,这是他们挽回败局的唯一机会。

几天后,秦军再次故技重施,佯装不敌败退。赵括见状,心中大喜,认为终于等到了反击的机会。他立即下令全军追击,势要一举歼灭秦军。

战场上,秦军原本势如破竹的攻势突然变得疲软起来。在白起的精心安排下,秦军开始了一场巧妙的节节败退。

白起深知,赵括虽然在前几次交锋中失利,但并未伤及根本,赵军士气依然旺盛。为了消耗赵军的锐气,他决定采取一种看似被动的战术——节节败退。

他先是下令部分兵力在战场上稍作抵抗,然后迅速撤退,故意留下一些辎重和粮草作为诱饵。赵括见状,果然中计,认为秦军已经不堪一击,便下令全军追击。

然而,每当赵军追至一处,都会发现秦军早已设下埋伏,只等他们自投罗网。赵军虽然勇猛,但在秦军的埋伏和猛攻下,也不得不暂时撤退。

就这样,秦军在白起的指挥下,一路败退,看似狼狈不堪。但每一次败退,都是白起精心策划的一部分,他要用这种策略逐渐消磨赵军的斗志,同时寻找赵军的破绽。

赵括虽然连胜几场,但心中却越来越不安。他感觉到秦军的败退似乎有些诡异,但却又找不出其中的破绽。他只能继续追击,希望能一举歼灭秦军。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这正是白起想要的结果。他要用这种看似被动的战术,逐渐将赵军引入一个更大的陷阱之中。

在长平战场的另一端,白起站在高处,远望着赵军的追击。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冷笑,心中已经有了接下来的计划。他知道,只要再坚持一段时间,他就能找到赵军的破绽,一举扭转战局。

秦军在白起的安排下,继续节节败退,而赵军则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丝毫没有察觉到即将到来的危机。长平战场的局势,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随着秦军的连续败退,赵括的骄傲情绪愈发膨胀。他坚信自己已经找到了秦军的破绽,只要继续追击,必定能一举歼灭秦军,为赵国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然而,他并不知道,这一切都是白起精心布下的陷阱。在白起的计划中,他早已设下了重重埋伏,只等赵括踏入圈套。

这一天,赵括亲自率领大军追击秦军,一路势如破竹。秦军似乎毫无斗志,一路败退,只留下一片狼藉的战场。赵括看着满地的秦军辎重和粮草,心中更是得意忘形。

当他率领大军追至一片山谷时,突然感觉有些不对劲。周围的山谷似乎过于寂静,连鸟儿的叫声都没有。赵括心中一惊,但已经来不及了。

突然,山谷两侧的山坡上,无数秦军士兵冒了出来,他们手持弓弩,对准了山谷中的赵军。赵括大惊失色,急忙下令全军撤退,但已经晚了。

秦军的驽箭如雨点般落下,赵军士兵纷纷中箭倒地。赵括虽然身披重甲,但在密集的箭雨中也难以幸免。一支冷箭射中了他的胸口,他顿时感觉一阵剧痛袭来,整个人向后仰倒。

“将军!”

赵军的士兵们惊呼出声,他们纷纷围了上来,想要保护主将。然而,秦军的箭矢却毫不留情地继续射来,赵军的士兵们一个个倒下。

赵括躺在血泊之中,他望着天空,心中充满了不甘和悔恨。他知道自己中了白起的圈套,但已经无力回天。他努力想要站起来,但胸口的疼痛让他无法动弹。

最终,赵括在秦军的箭矢下殒命,他的眼神中充满了不甘和愤怒。赵军失去了主将,顿时大乱,被秦军趁机发动猛攻,损失惨重。

白起站在远处的高地上,远远地看着赵括倒下的身影。他知道,这一战终于结束了。他虽然没有亲自上阵杀敌,但用智谋和计策成功除去了这位强劲的对手。

赵括的殒命,让赵军士气大跌,而秦军则士气大振。白起知道,接下来的战斗将更加顺利。他下令全军继续追击,务必一举歼灭剩余的赵军。

长平战场上的风再次吹起,带走了赵括的生命,也带走了赵军的希望。而秦军在白起的指挥下,继续向前,向着胜利迈进。

随着赵括的殒命,赵军彻底失去了主心骨,士气低落到了极点。在秦军的猛攻之下,赵军节节败退,最终被迫放弃阵地,四散而逃。

然而,秦军并没有就此放过赵军。白起下令全军追击,务必一举歼灭剩余的赵军。在他的指挥下,秦军如狼似虎地扑向溃败的赵军,不给他们任何喘息的机会。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赵军最终全军覆没,四十五万士兵成了秦军的俘虏。这些俘虏被秦军押解回营,一路上哀声遍野,令人心酸。

白起站在营帐前,望着眼前这四十五万俘虏,心中并没有太多的喜悦。他知道,这些俘虏对于秦军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负担,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