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边关战火(1 / 2)

几年后,秦国宫廷内风云变幻,秦武王嬴荡的意外身亡让秦国陷入了短暂的混乱。然而,在这场权力更迭的风暴中,白起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他深知,无论谁登上王位,秦国的繁荣与强大都是他的责任所在。

在嬴荡的弟弟嬴稷即位,成为秦昭襄王之后,白起被委以重任,继续在疆场上为秦国开疆拓土。而在这期间,他与林瑶和小月之间的友谊也愈发深厚。

林瑶和小月作为修行者,虽然不直接参与秦国的政事,但她们却以自己的方式支持着白起和秦国。她们时常为白起出谋划策,提供宝贵的建议,同时也利用自己的法术为秦国的百姓带来安宁和福祉。

白起在疆场上屡建奇功,他的威名远扬,成为了秦国百姓心中的英雄。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反而更加谦逊和谨慎。他知道,这一切的成就都离不开林瑶和小月的支持与帮助。

在闲暇之余,白起经常邀请林瑶和小月到家中做客。他们一起品茶论道,欣赏秦国的风土人情。林瑶和小月也时常向白起讲述她们在修行途中的所见所闻,让白起对这个世界有了更加广阔的认知。

随着时间的推移,白起、林瑶和小月之间的友谊愈发深厚。他们成为了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存在。无论是面对秦国的政治风云还是个人的修行之路,他们都能够相互扶持、共同前行。

而秦国在秦昭襄王的领导下,也逐渐走向了强盛之路。白起作为秦国的武将,为国家的繁荣稳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而林瑶和小月也以自己的方式,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和平与安宁。

某日,阳光正好,白起身披战甲,肩披白色披风,牵着战马步行至林瑶的居所。他一路心绪复杂,既有即将出征的豪情壮志,又有对林瑶深深的不舍与牵挂。

林瑶正在院中品茶,见白起到来,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她起身相迎,笑道:

“白起将军,今日怎得闲暇,来我这陋室一叙?”

白起拱手行礼,沉声道:

“林瑶姑娘,白某此次前来,是有一事相告。”

他顿了顿,语气中透露出几分沉重,

“王上已下令,命我出征赵国,不日便将启程。”

林瑶闻言,脸上露出关切之色:

“赵国战事凶险,将军此行务必小心。”

她说着,从袖中取出一枚玉佩,递给白起,

“此玉有保平安之效,愿将军佩戴在身,平安归来。”

白起接过玉佩,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深深看了林瑶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这几年的相处,让他对林瑶的感情越来越深,但他知道自己身份卑微,配不上这位如仙子般的姑娘。因此,他一直将这份感情深藏在心底,不敢轻易表露。

然而,此刻即将离别,他心中的情感却如潮水般汹涌而出。他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道:

“林瑶姑娘,白起有一事相求。”

林瑶微微颔首:“将军请说。”

白起直视着林瑶的眼睛,声音微颤:“此次出征,我……我担心凶多吉少。若我……若我不幸战死沙场,希望姑娘能为我守护这秦国的一方安宁。”

林瑶闻言,暗自感到奇怪,白起这话怎么听着像是在托付后事?以白起的能力打个赵国那还不是有手就行。想到这里,林瑶柔声道:

“将军放心,将军此行定然平安归来,无论结果如何,我都会尽我所能,守护这片土地的安宁。”

白起听了,心中既感动又欣慰。他再次深深看了林瑶一眼,然后转身离去。他没有回头,因为他怕一旦回头,就再也舍不得离开。

林瑶目送着白起离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女主的细心让她隐约察觉到今天的白起似乎与往常不太一样,但她也明白,白起是为了秦国的安宁和百姓的福祉而去战斗。她默默地祈祷着,希望白起能够平安归来,希望他们的友谊能够长存。

而白起,在出征的路上,心中也始终牵挂着林瑶。他知道,自己不能回头,只能勇往直前。他默默地佩戴着林瑶送的玉佩,希望它能保佑自己平安归来,继续与林瑶一起守护这片土地的安宁。

白起率领着秦国精锐的军队,浩浩荡荡地赶赴边关。他身披战甲,肩披白色披风,英姿勃发,威严凛然。他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心中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和对国家的忠诚。

一路上,白起时刻关注着军情和地形,精心策划着战术和战略。他知道,此次出征赵国,不仅是一场军事较量,更是一场政治和外交的博弈。因此,他不仅要考虑如何在战场上取得胜利,还要思考如何与赵国进行和平谈判,以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

随着军队的深入,边关的险峻和荒凉也逐渐展现在白起的眼前。他看到,这里的百姓饱受战乱之苦,生活困苦,急需秦国的庇护和救助。他心中更加坚定了为国家和百姓而战的决心。

在行军的途中,白起也不忘与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