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开疆扩土(1 / 2)

徐达是最聪明的,懂得明哲保身。

胡惟庸,李善长都不是善茬。

倒是汪广洋,在自己新思想的刺激下,估计这辈子只能之乎者也了。

李轩乱想之际,文臣也争论完了。

朱元璋:“好了,此事由胡惟庸全权负责。退朝!”

尽管说退朝了,朱元璋还在观看李轩给的地图,生怕错漏什么。

其他人各自退下忙碌,而李轩来之前已经让罗海负责赈灾,相信辽东很快就能恢复。

宫门前

胡惟庸:“安南王留步。”

李轩回头一看,原来是胡惟庸。

李轩:“胡大人不应忙碌赈灾事宜吗?找本王何事?”

胡惟庸拱了拱手。

胡惟庸:“本官找安南王,亦是为了赈灾一事,不知可否移步详谈?”

李轩:“那去我的酒馆吧,我的酒馆暖和。”

胡惟庸:“请!”

李轩虽然不知道他搞什么鬼,但是必要接触一下还是好的,不接触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安南酒楼,今天上了新菜品,火锅。

铁锅在煤炭的炙烤之下滚滚沸腾。

这一年胡惟庸没少往广源州跑,所以并不觉得是什么新奇玩意儿。只是调味料多了几样,味道更鲜美,仅此而已。

胡惟庸:“大家都是大忙人,本大人也不藏着掖着了,不知安南王可有兴趣垄断大明粮油盐生意?”

好家伙,李轩没想到,胡惟庸一上来就出王炸。

李轩:“胡大人这么干,不怕老朱的屠刀?”

胡惟庸笑了笑。

胡惟庸:“安南王此言差矣,此次赈灾过后,大明盐、粮、衣物价格必定上涨,本官此举,无非是断了所有商人暴利的念想,将盐粮价格压制以往水平,甚至更低,实乃利国利民之举,陛下怎会怪老臣?”

这话,换作其他人真想不出有什么毛病,但是李轩是谁?

李轩:“短时间看,确实利国利民。可长此以往,百姓想种田卖粮相形见绌,粮价降低,市场均匀,大明市场将失去活性,大家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胡大人此言,不是在霍乱大明?”

粮不是越低越好,要是大家存点钱就能躺平,那何谈发展?

胡惟庸微微一愣。

对李轩也有初步认识,当然,能让安南国如此繁荣,岂是泛泛之辈?

胡惟庸:“是老臣孟浪了,此次赈灾除了盐,需要粗麻布颇多,老臣代朝廷向安南王进二十万匹,价格低于市场价六成,不知可否?”

李轩:“善!”

俩人相谈甚欢,让李轩有种跟前世老板谈生意的感觉。

胡惟庸聪明睿智,懂进退,不会吃亏,更不会有什么僭越之举。这样的人,在前世妥妥资本家。

辽东

罗海到达辽东,连下几道命令。

马上搭建几家制盐厂快速产盐;

钢铁厂分出几条临时流水线,将海盐抽到流水线,过滤,除杂,蒸馏,烘干一气呵成,每条生产线基本一秒一斤。

不仅可以化雪,还可以食用。

很快一包包食盐装车,运往顺天。

丝绸工厂

粗麻布的原材料是苎麻、大麻等,麻类植物漫山遍野都是,而且家家户户基本都种,所以材料并不愁。

罗海搭建暖棚,接济灾民。

辽东以以工代赈的方式,让那些受灾百姓住在丝绸工厂附近的暖棚,至少有吃有喝,干活帮忙收材料,还有些许铜板补贴。

至于房子,那不是李轩操心的事了。

赈灾有条不紊进行了几天

突然前线传来急报。

北元军士化作无数小队,偷偷越过长城,烧杀劫掠。

有统计的数目,已经死伤两千余人,上百条村子。

朱元璋的屠刀再也压不住了。

五军都督府,各都司,卫所纷纷开始调动,抽调中原大地大部分兵力。

徐达:“陛下!臣以为此举不妥!此时冰天雪地,北元营地在何处无法知晓,贸然北上,得不偿失。”

李善长:“魏国公此言甚是,兵者伐谋,调动大明全军之师,若敌人在哪都不知,岂不是劳军损财之举?”

朱元璋很不耐烦,他想得没那么多,别人干他老百姓,他就要干别人,仅此而已!

朱元璋:“别给我扯那些弯弯绕绕,把蓝玉给咱调回来作为先遣军,领一千阿卡开路!若找不到人,直接杀到和林,活捉元顺老儿!告诉百姓们,咱洪武爷,会给他们讨回公道!!”

朱元璋的怒吼声响彻朝堂。

文官无不瑟瑟发抖。

……

安南王府

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