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不理会(1 / 2)

“皇上和太后,无非是想借玲珑之事看顾家一个态度罢了,不管如何,孩儿心意并不在玲珑,为君臣,也不敢有其他心思。”顾景琰说出自己的想法。

太尉这才点了点头道:“你心中谨记,为君臣这三个字便好,只是太后那边,你要如何应对。”

“孩儿已想好了对策,父亲莫要着急。”顾景琰开口道。

顾太尉看了眼顾景琰,这才点了点头。看着儿子既然如此自信,想必确实有了法子。

随后顾景琰小心问道:“父亲明日进宫么?”

“老夫咳疾未愈,见不得风寒,皇上不会怪罪老夫这把老骨头的。”太尉缓缓开口道。

顾景琰微微颔首,算是回应。

“西州的事,你怎么安排的。如今并没有战事,那几个细作有魏青在,成不了气候。你跋山涉水前往,到底所为何事?”太尉这才切入正题。

顾景琰并没有半点犹豫,看着太尉道:“去西州,便是儿子的对策。”

顾太尉听闻,微微皱了皱眉,沉默了半晌之后道:“安定侯最近太过安静,不知是否是老夫多心,总之去西州无妨,这里的事情,你要安置妥当才行。”

“是父亲。”顾景琰立即回

应道。

顾太尉点了点头,抬起手,顾景琰顺势将胳膊放在了太尉的手下,将其扶了起来。

“父亲这是要出去?”顾景琰疑惑道。

太尉只是淡淡说道:“今日同你母亲一同用膳,对了,此次出行务必照顾好那丫头,毕竟苏家,就这一个孩子了。”

“父亲放心,孩儿定当不让喜来涉险。”顾景琰淡淡说道。

顾太尉看了一眼顾景琰,表情略显复杂。

不多时,在顾景琰的搀扶下,二人来到了前厅内。

老夫人正抓着喜来的胳膊放声大哭:“我就知道,你一定是!你这孩子也真是的,为何不早告诉于我。只可惜当年,与娉婷相见,竟然是最后一面。我的孩子哟,这么多年,你是怎么熬过来的。”

老夫人的泪水沾湿了喜来的衣裳,喜来鼻头一酸,红了眼眶。娉婷是母亲的闺名吧,老夫人伤心如此,看来与母亲之间确实情谊不浅。

“原来你就是苏伯父的女儿啊,母亲这些年,每每想起苏伯父一家,都要哭上好几日,家中设立佛堂,也都是为了苏伯父一家诵经。如今有个后人,真是天大的喜事。”顾月辞也有些惊讶,看着母亲泪流满面同喜来相拥

,感慨万分。

“好了,都别哭了。”太尉在顾景琰的搀扶下进了屋内,众人见状,纷纷行礼。

连老夫人看到太尉,都有些诧异,抬手擦干了眼泪,急忙问道:“老爷这是要一起用膳么?”

“这是自然,故人的女儿寻得,老夫难得如此高兴。”顾太尉伸手握住了老夫人的手,二人相视一笑,急忙让人准备新的饭菜。

只有顾景琰站在一旁看着众人,面色如常,仿佛一切与他无关一样。

喜来注意到了顾景琰的不对劲,仔细一看,竟然见他面颊微微泛红。

愣了一下,顾景琰发现喜来在看自己,急忙别过头去同喜来不再对视,喜来只好装作没看见的样子,低头扶着老夫人落座。

一桌饭,顾月辞同老夫人说说笑笑,老夫人和顾太尉更是对喜来照顾有加。

听闻喜来要以月辞贴身婢女的身份跟随月辞进宫,顾太尉皱起眉头满脸担忧道:“见见世面也是好的,太后寿宴可以说壮观无比。只是……”

“父亲有何担忧?”顾月辞疑惑的问道。

太尉看了眼喜来,叹了口气道:“如今苏家的案子还未查明,喜来的身份,还是别轻易让人知道的好,否则,

会给她惹来杀身之祸。今日若不是看你母亲实在是想念苏夫人,老夫是断然不会让这孩子的身份暴露人前的。”

一听词话,老夫人立即紧张了起来,急忙抓着喜来的手道:“是我太激动了,老爷说的对,千万不能让你再有事了。明日自当会注意,这件事也只有咱们几个知道。对了,景琰常不在府上,没人照顾你,若有个好歹,那可就了不得了,不如你干脆搬来同我住。”

看着老夫人满眼期待的表情,喜来下意识看向了顾景琰。

孰料,一向反对喜来搬出去的顾景琰,此刻竟然埋头吃着东西,丝毫没有看向喜来,仿佛并不在意一般。

喜来只觉得太尉的眼神锐利,似乎在自己和顾景琰的身边来回扫视。

喜来犹豫之际,顾月辞却开口道:“母亲,你这不是添乱么,若是贸然留喜来常住在府上,岂不是惹人猜忌。景琰府上戒备森严,更为安全才是。若你想念喜来,我陪着你常去看她。这样一来,也不会有人发现其中端倪。”

“你如今大着肚子,就不要来回跑了,一点都没有做娘亲的样子。”太尉看了一眼顾月辞无奈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