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不战而胜(1 / 2)

“校尉,虽然这些坏家伙死了,但他们至少帮我们留下了一些粮食。”军司马对高览说道。

“粮食,呵呵。”高览冷笑了一声,忽然高声下令道:“谁也不许捡地上的粮食!擅自取粮、偷食者,军法从事!”

“敌军连尸体和一些伤者都来不及带走,不可能在粮食里下毒……”军司马劝谏道。

“下毒?我可没这么认为。你可还记得,我们前来冀州,到底所为何事?”高览看了军司马一眼,问道。

“请校尉明言。”军司马拱手道。

“如今我们距离渤海,最多只有两天路程。两天的时间,还饿不死人。传我命令,从现在起,禁止一切打粮、搜集粮草的行动,只确保马匹有精料即可。”

“全军一起行动,不得分兵,我们直奔渤海。路上见到的任何活物,都直接杀死,不许有任何其他举动!现在摆在你们面前的,只有一条路,打下渤海,就有饭吃!”

高览孤注一掷地说道。

然而虽然高览看清了自己部曲的弱点,下决心背水一战,但还是挡不住那些鬼鬼祟祟的民兵捣乱。

就在当天夜里,数百支火箭射入了高览的大营,还有一种奇特的“爆竹”,声音巨大无比,在马厩中炸响,惊了战马。

虽然高览早有心理准备,立刻采取了严厉准确的行动,压住了营中的扰乱。

也第一时间去收拢了马匹,甚至还抓住了五名偷偷破坏马厩的民兵并当场处斩,但还是损失了一千多匹战马。

在这黑漆漆的夜里,被惊跑的战马,又哪是那么容易被追回来的?

由于战马太过重要,高览还是违背了自己的命令,派出了一曲人马,试图去找一些回来。

但到了第二天,这些派出去的人,就如同泥牛入海,再也没有回营了。

高览从炸营之后就再也没有入睡,此时顶着两个红眼圈,下令道:“不用等了,我们出发。”

继续上路以后,高览增强了破坏行动。

虽然几乎没有遇到什么人,但他下令把途经的村庄、民房都全部烧毁。

“我这可不是为了泄愤。不管是入夜以后,还是我们将来回去,这些地方都有可能隐藏敌人,我这是防患于未然。”高览向身边的幕僚、掾属解释道。

“方飞将军,徐荣亲自带着三千援军已经赶到了。”冀州严干一脸喜色,急匆匆踏入渤海方飞将军衙署,禀告道。

“好,好,好。”方飞一扫脸上的焦虑,连说了三个好字。

一个多月以前,徐晃就向河东安邑与渤海分别派出了信使,通报了袁绍军的异动。

但当时徐晃只能大致猜测,敌方可能是想要造船渡河,至于袁军具体想干什么,又要怎么干,他也是不清楚的。

所以徐荣接到消息,虽然还是比较重视,但也只派了别部司马王邑率一千凑起来的骑兵前往大阳渡河,去渤海以作防备。

如今除了解县的一部两千兵马,整个河东也就只有徐荣的军队,相对处于“后方”了。其他如杨丑、韩暹之类,都在与冀州、并州接壤之处驻防,难以抽调出人手。

王邑率一千人马赶到渤海时,坐镇渤海的副相淳于嘉与冀州严干,早就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了。

尤其是淳于嘉,连连抱怨方飞一直没给洛给阳修筑城墙。如今虽然还不知道袁军绕过朝廷的防线要做什么,但十有八九会冲着渤海而来。

因为除了渤海,整个冀州几乎就再没有其他像样的城镇了。

袁绍总不可能冒险派一只兵马深入敌境,就为了在乡下的王田区劫掠一番吧?

而且就算袁军真的只是为了攻击王田区的农民,一座没有城墙的渤海,就好像一个不穿衣服的美女摆在这里。

精壮大汉进了门,哪怕本来目的就是为了翻找些财物,但这个美女也同样暴露在了最危险的境地。

同时渤海城本身并没有驻守大量的军队,只有一曲由射声校尉沮俊率领的五百士卒,在渤海城维持治安,以及协助淳于嘉和严干执行仓储、押运、巡逻之类公干。

因此淳于嘉和严干立刻又派了信使,分别前往渤海和颖川,向方飞、周仓求援。

严干还曾提议把办公衙署搬到隐蔽处,因为万一援军迟迟不来,敌人若是入寇渤海,必然要先攻击行政中心,以破坏可能的组织抵抗行为。

就如同军队破城之后,往往会优先占据府衙、县衙之类地方一样。

只是淳于嘉还稍微顾忌一点面子,敌人影子都还没看到,自己就吓破了胆,慌慌忙忙地躲避,他委实有些做不出来,所以只能硬着头皮继续留在毫无防御设施的渤海。

当然,在这种情况下,淳于嘉和严干,还包括他们的掾属、幕僚、典吏,从上到下大大小小的官员。

全都忧心如焚,被激发出了十二分的潜力,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着,联络各方、筹备防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