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卖糖葫芦赚第一桶金(1 / 1)

清晨,天微微亮,林青青一家和阿全就徒步来到县城里,准备卖完糖葫芦再去吃早饭。

“都说冰糖葫芦儿酸,酸里面它裹着甜,把幸福和团圆连成串,没有愁来没有烦……”林小弟边跟着林海走边唱着。

这歌声引得街上的人频频往这里看,林青青也不扭捏,高声喊道:“卖糖葫芦咯,又酸又甜的糖葫芦,好吃不贵的糖葫芦,七文钱一串,十文钱两串,先到先选。”

林青青刚喊完,阿全就接着喊,他已经记住了林小弟和林青青他们说的话了,只是林小弟那个需要唱,他不好意思唱。

林青青这个喊的,他能接受,陆陆续续有人被他的声音吸引过来,很快他们的糖葫芦就开张了。

大多数人都是花十文买两串,有的人吃了觉得不错,还来回购了,有的问他们明天还出来卖吗?明天还想买。

一颗颗红彤彤的山楂被串在竹签上,外面裹着晶莹透明的糖衣,那种又酸又甜的滋味令人馋涎欲滴。

吃过一次的人是很容易上瘾,而且这个朝代制糖工艺并不发达,因此糖在寻常人家是很难得的东西。

现在花个几文钱就能吃到,里面还有果子,大家都能接受这个价格。

昨天把糖用完一共做了两千多根糖葫芦,现在已经卖得差不多了,剩下几根,林海说等下吃完早饭就给三个孩子当零食吃。

早饭他们找了一家馄饨店吃,十五文一大碗,皮薄馅大,汤还是用的高汤,这个价格算是很有性价比了,难怪生意这么好。

他们吃完之后也在街上闲逛着,边逛边考察附近做生意的情况。

又买一些糖和布料回去,王薇薇不会做这个时代的衣服,准备买些布料回去让村里的大娘帮忙给全家做几身换洗的衣服,报酬按照县里的价格给,也算他们主动向村里人交好了。

他们回去的时候路过村口,王薇薇找了一个看着面善的大娘问到:“请问该怎么称呼大娘您啊?”

陈大娘:“呵呵,我嫁的男人姓陈。叫我陈大娘就好了。”

王薇薇:“诶,陈大娘,请问咱们村子里哪家的在接做衣服的活计呀,您看我们才来,有很多事情要规整,没时间做衣服。”

“放心,不白忙活的,我们出10文一套衣服的手工费,我们五个人一人要三身。”

陈大娘:“村长媳妇就挺会做衣服的,你们这点衣服,村长媳妇几天就弄好了。”

王薇薇:“好的,谢谢陈大娘告知,这糖葫芦是我们卖剩下的,希望您别嫌弃,拿回去给孙子甜甜嘴。”

陈大娘:“哎哟,这可如何是好,真是谢谢了。”

王薇薇:“陈大娘,那我们就去找村长媳妇帮忙了,我们回见啊。”

王薇薇找到村长媳妇给她说了这件事情,两个人就衣服款式聊着聊着一见如故,很快就以姐妹相称了。

王薇薇:“那以后我就叫你萱姐,你就直接叫我薇薇就好了。那萱姐,我们的衣服就麻烦你了,你慢慢做,我们不急的。”

萱姐:“行,姐也是个爽快人,你给的工钱我就收下了,你们刚来肯定没什么菜吃,你直接在我地里摘,你也别跟姐客气。”

王薇薇:“那敢情好,我就替我们全家谢谢萱姐了。”

王薇薇回去的时候林青青他们几个已经把赚的铜板清点出来了,一共赚了10两银子多,扣除他们吃馄饨和买布料的钱,还有给萱姐的工钱和买糖钱,最后剩了七两银子多。

钱虽然不多,但是也不费什么事情,主要是糖太贵了,导致成本有点高,加上山楂也就这个季节有,过了这个季节,这门生意就做不成了。这家几天还是得再想想其它生意。

下午阿全和林海又去山上摘山楂去了,林青青在整理空间的物资时发现有很多种子,找了一些现在这个时节能种的单独放起来。

又发现几包甜菜的种子,这下制糖有着落了,林青青计划着找人开几亩荒地,然后种上黄豆和甜菜,至于橘子和茄子她没有把握能育苗成功,毕竟之前见的都是苗。

就算到时候能育苗成功,她也不准备多种,这些东西都种点来尝尝鲜就好了。

等她清理得差不多的时候,就听见林小弟在叫她,连忙出了空间,推开房间里的门,就看见爹和阿全回来了。

阿全肩膀上还扛着一只傻狍子,爹带出去的背篓也装满了山楂果。

吃完晚饭,阿全和他们一起准备制作糖葫芦,今天准备的两百多串糖葫芦都卖得差不多了,而且没卖多久。

这给了他们极大的自信心,因此今天晚上他们准备做五百串糖葫芦,明天再去看看能不能卖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