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过年(1 / 2)

转眼之间就到了除夕。这几天,几人觉得简直过的是神仙日子:睡觉到自然醒,醒过来要么陪着陆爷爷玩纸牌,要么跟着陆叔叔去马场骑马,或者到家属院里的球场上打篮球、羽毛球……因着春节,院子里住的人并不多,大部分人趁着这难得的假期到外地去走亲访友。热闹的反而是隔壁的分区大院,里面传出的出操声和训练呼喊声惹得时俊涛不时地想过去看看。

三人还在除夕前和陆曼曼母女一起到平城市区去采购了年货。大包小包地拎在手中,走在拥挤的人群里,虽然陆行舟和时俊涛个子有些显眼,但看着口罩帽子戴的严严实实的青年,路人只以为是哪家外地求学或者在外工作的孩子回家过年了,到也没有引起什么轰动。

倒是陆曼曼,全程紧张地盯着四周,生怕被人围观了自己的偶像。

时俊涛从小离家,再加上家人对他选择演艺道路并不是很支持,和家人之间的感情有些淡漠。成名后关系虽有好转,但还是有些隔阂。

因为走红,公司给他安排的工作也非常的多,这四五年都在忙忙碌碌,连着三年都在参加各个卫视的春节晚会节目,去年好不容易想赶在除夕前回去,但因为路上堵车,又被一些敬业的狗仔队追车,好不容易回到家已是初一的下午,父母只是随口问了他几句后,就吩咐保姆给他做了饭菜让他吃完了休息。父母的态度虽然他早已习惯,但还是感觉有些落寞,今年他干脆以要工作为由,跟着陆行舟到平城过年。

跟着陆曼曼母女在商场超市采购年货的过程,让时俊涛觉得非常新鲜,在他小时候的记忆里,家里的年货有保姆早早准备好,父母从没有带他到超市里来采购过年货;少时离家在国外,和同伴们在异国他乡每天艰苦训练几十个小时,那在国外度过的四个春节,就是和家人打个电话而已;回国后又忙于演出,更没有时间和自由逛商场超市了。

看着身边人都在喜气洋洋地采买过年吃的零食,他不管三七二十一,沿着货架将各类食品都往购物车里扔,似乎要把货架上所有的商品都买一点。

当陆婶婶连连阻拦说不用买这么多时,时俊涛干脆将装满食品的购物车推到陆曼曼身边说:“全部给你,吃不完分给你同学朋友!”

陆曼曼看着堆得高高的购物车里的各类巧克力、小零食、糖果、饮料,惊讶地看看时俊涛,又看看陆行舟,不知道该怎么办。

陆行舟拉了拉婶婶的衣袖,笑着说道:“我们回来的匆忙,也没有给曼曼带礼物,就当这是给她补送的吧。曼曼,你还想要啥,哥给你买。”

一旁的时俊涛拼命点头:这么酣畅淋漓购物的感觉真爽!还是在大庭广众之下。

陆曼曼连连摇手:“够了够了,这些分给我全班同学都有多的呢!”

陆婶婶看了看时俊涛满脸渴望的表情,笑了笑示意大家装袋去付款。

除夕早上,陆行舟和陈平、时俊涛早早就起来了,吃完早饭没多久,陆叔叔带着陆婶婶和陆曼曼就回来了。陆婶婶进屋就钻进了厨房准备年夜饭,秦妈在腊月二十九被陆爷爷赶回了家去,年夜饭自然是陆婶婶主导了。

陆行舟和陈平、时俊涛也跑进厨房想帮忙,却只能帮着择个青菜、剥个蒜苗什么的。自从上次参加综艺节目要杀鱼做鱼后,陆行舟就拉着陈平学习了如何将鱼清理干净和做熟,只是生鱼的腥味他实在是受不了,特别是掏鱼内脏时更是感觉胸口翻滚想呕吐。陈平说有的人天生对鱼腥味敏感,估计陆行舟就属于对鱼腥气敏感的那类人。杀了两次鱼、做了两次鱼餐后,陈平就不让他再动手了。至于时俊涛,直接拒绝,宁可不吃鱼也不想看见鱼血糊糊的样子。

外面鞭炮轰响,众人围着电视一边看春节晚会,一边举杯团年。吃完晚饭后,众人又围在一起打麻将、玩纸牌、下象棋,玩得不亦乐乎!期间,时俊涛和陆行舟还给家人们表演了几个搞笑的小品,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到了晚上十点钟时,陆婶婶端出面板,招呼几个小的洗手包饺子。这是平城这边的风俗:小孩子一定要亲手包新年的饺子!

时俊涛以前参加过包饺子的综艺节目,饺子包的有模有样,陆行舟从小就会包饺子,什么元宝饺子柳叶饺子变着花样的包,惨的是陈平,他是南方人,南方人过年除夕吃的是汤圆!不是馅放多了,就是少了,包的饺子不是软塌塌的趴着,就是鼓鼓的像个圆球。陈平一边忍受着两个好友的嬉笑讽刺,一边认真地跟着陆婶婶学习怎么包饺子。费了半天劲,才包出一个饱满、能立在案板上的元宝型饺子!陈平高兴地拿起手机,赶紧把自己亲手包的第一个饺子拍照记录下来,还立刻将图片发给了陈家人。

小楼里欢声笑语,包饺子、煮饺子、看晚会,临近午夜时,几人又拿出买的烟花鞭炮,一一摆放到小院里燃放,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和飞向夜空的烟花,让几人笑着跳着,心情雀跃!放完烟火后,又一一给陆爷爷拜年,陆老爷子笑呵呵地拿着一叠红包,看着小辈们坚持要跪在地上磕头给自己拜年,心里满满的。他将装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