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头七回魂(1 / 2)

好欢迎来到今天的深夜鬼故事,我们现在开始

《头七回魂》

旧时民间习俗,人过世后的第七天,灵魂会返回家中,与家人作最后的告别。于是,头七回魂夜便成了一个充满神秘与恐怖的夜晚。以下是一个关于头七回魂的民间恐怖故事。

很久以前,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有一对年老夫妇。他们膝下无子,只有一名养女,名叫小梅。尽管不是亲生骨肉,夫妇俩对小梅视如己出,疼爱有加。小梅也孝顺懂事,一家三口过着平静的生活。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天,老妇人突然病倒,药石无灵,没过几天便撒手人寰。老翁与小梅悲痛欲绝,含泪料理了后事。七天后,正是老妇人的头七回魂之夜。

那晚,老翁与小梅按照习俗,在灵堂前点燃香烛,摆上供品,等待老妇人的魂魄归来。夜越来越深,寂静的夜晚里,只能听到蜡烛燃烧的噼啪声。突然,一阵阴风吹过,将灵堂里的蜡烛悉数吹灭。老翁与小梅大惊失色,紧张地环顾四周。

就在这时,灵堂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一个模糊的身影出现在门口。那身影佝偻着身子,缓慢地向灵堂走来。老翁与小梅定睛一看,那身影竟然与亡故的老妇人有几分相似。

“娘!是你回来了吗?”小梅声音颤抖地问道。那身影没有回答,只是默默地走向灵堂正中的灵位。老翁与小梅见状,连忙上前,跪在灵位前,泪流满面。

那身影在灵位前徘徊许久,终于缓缓开口:“儿啊,梅儿,娘舍不得你们啊……”听到这熟悉的声音,老翁与小梅更是悲喜交加,不禁失声痛哭。

那晚,一家人叙说着离别后的思念与悲痛,直到鸡鸣破晓。最后,老妇人告诉父女俩,自己即将转世投胎,这一别便是永远。老翁与小梅含泪送别了老妇人的魂魄,心中虽有万分不舍,却也无可奈何。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老翁和小梅在悲伤中度过了数年。有一天,村中来了一个云游道士。那道士一见到小梅,便吃惊地叫道:“这女子身上竟有鬼气缠绕,怕是被鬼魂附身了!”

老翁与小梅闻言,大吃一惊。道士细细追问之下,才得知当年头七回魂夜的故事。道士紧皱眉头,掐指一算,面色凝重地说道:“那晚,并非令堂回魂,而是阴间鬼魂假冒令堂,前来摄取令千金的阳寿!”

老翁与小梅大惊失色,连忙跪求道士搭救。道士沉吟片刻,道:“待我作法,与那鬼魂一战,定要救出小姐!”

于是,道士选择吉日,在村中设下法坛,作法捉鬼。那晚,阴风四起,鬼哭神嚎。道士与鬼魂展开激战,最终成功收服了那个鬼魂。

真相大白,原来那个鬼魂是一个恶鬼,专门在头七回魂夜假冒死者亲人,摄取生人阳寿。老翁与小梅惊诧不已,心中充满感激。

自从道士捉住那个恶鬼之后,村里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的鬼魂作祟事件。小梅一家人过上了安宁幸福的生活,而老翁对小梅的关爱与日俱增,将她视如己出。

数年后,老翁含笑辞世。小梅悲痛欲绝,料理了后事。她在灵堂前守孝,遵循习俗,等待着第七天的到来。头七回魂夜,小梅在灵堂前点燃香烛,摆上供品,忐忑不安地等待父亲的魂魄归来。

夜越来越深,寂静的夜晚里,只能听到蜡烛燃烧的噼啪声。突然,一阵阴风拂过,将灵堂里的蜡烛悉数吹灭。小梅大惊失色,紧张地环顾四周。这时,灵堂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一个模糊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那身影佝偻着身子,缓慢地向灵堂走来。小梅定睛一看,那身影竟然与亡故的老翁有几分相似。“爹!是你回来了吗?”小梅声音颤抖地问道。那身影没有回答,只是默默地走向灵堂正中的灵位。

小梅见状,连忙上前,跪在灵位前,泪流满面。那身影在灵位前徘徊许久,终于缓缓开口:“梅儿,爹舍不得你啊……”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小梅悲喜交加,不禁失声痛哭。

那晚,父女俩叙说着离别后的思念与悲痛,直到鸡鸣破晓。最后,老翁告诉小梅,自己即将转世投胎,这一别便是永远。小梅含泪送别了父亲的魂魄,心中虽有万分不舍,却也无可奈何。

日子一天天过去,小梅渐渐从悲痛中走出来,开始经营自己的生活。她辛勤劳作,孝顺乡亲,成为了村里公认的孝女。而道士与恶鬼一战的故事,也在四乡八里流传开来,成为了民间传说,警醒着世人对邪魔外道的警惕。

几年后,小梅遇到了一位诚实善良的樵夫,两人互生爱慕,结为夫妻。樵夫待她极好,夫妻恩爱,生活幸福美满。小梅庆幸自己终于摆脱了鬼魂的纠缠,过上了安宁幸福的生活。

多年后,小梅老了,樵夫也离开了人世。小梅将女婿和女儿叫到床前,讲述了那个头七回魂夜的故事。她教育子女,人要以善为本,不必畏惧鬼神,只要心怀正念,就能驱邪避凶。

小梅去世后,女婿和女儿在她的墓前立了一块碑,上面刻着:“至孝贤女,驱邪扶正”。她的故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