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专业户(1 / 4)

那山杜鹃 白米石 3130 字 4个月前

文修稍大一些,爷爷就拿拐棍点着堂屋神龛上贴的对联教识字。文修最先学会的,是“敬祖宗一炷清香必诚必敬,教儿孙两行正业曰耕曰读”这幅对联。

爷爷又不知从哪里翻出一个砚台,一支手指粗的墨条,研好墨,开始教文修写字。砚台是墨晶石雕成的,不规则椭圆形,长二十厘米左右、宽十五厘米左右。周边有荷花浮雕。

墨晶石,又叫做紫石、墨玉,是雪峰县独有的一种宝石,通体黝黑,富有光泽,又被称为黑玛瑙。由墨晶石雕刻成的各类工艺品,曾畅销国内外,在国际上很受欢迎。据说香港天祥银行曾将雪峰县工艺美术厂制作的墨晶石雕《火龙》作为1980年广告画册封面,并用世界语标上“最美”,分发到世界各地。

可惜后来随着乡镇企业改制以及流行去广东打工,县工艺美术厂日渐式微,最后不得不关闭了,墨晶石雕刻工艺也大都失传,自21世纪初以来,市场上就很少见到墨晶石工艺品了。

文修长大后就一直觉得,墨玉一定能有身价大涨的那一天。墨玉几乎具有适合炒作的各种属性:

1.稀缺性:墨玉矿石的蕴藏量很少,且仅分布于雪峰县及隔壁个别县域;

2.独特性:墨玉独特的通体黝黑、质地细腻,与其他宝石相比,有很强的独特性;

3.品质:墨玉品质纯正,绝无杂质,观赏与触摸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享受;

4.文化:存世的很多墨玉工艺品与雪峰山区域的梅山文化,以及荆楚文化都紧密相关,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墨玉之所以一直还没有火起来,缺的可能只是名人效应、品牌打造、宣传推广等商业手段。假以时日,总能得到艺术大师加持、资本大鳄关注,身价大涨。

只可惜刚开笔的时候,文修就讨厌上了墨玉。爷爷让文修端坐好,一边在黑黑的墨玉砚台里磨墨,一边讲写字的重要性和磨墨、握笔、练字的要点。直到文修昏昏欲睡了,才磨好浅浅的一层墨水。这让文修自此落下一个病根,一直到大学毕业都没有痊愈:一上课就发困,一下课就飞天。

爷爷教的第一个字是“德”,笔画多,字的架子也很难排。文修写了好几天都还是写的歪歪扭扭,散着架子,斜躺在纸上,立不起来,不成字形,晚上做噩梦都在写这个“德”字,几次急得哭醒了。

“爷爷,能不能别写这个字了呢?太难写了!”文修抬起头,忽闪着大眼睛,撅着小嘴,带着哭腔求爷爷。

“文修啊,越是难,就越要迎难而上啊。这个字很重要,每个人这一辈子都要写,而且要写好。”

“可是……可是,可是有很多人都写不好吧,杀猪的张爷爷不就写不好么?”文修家前几天刚请张屠户来杀了过年猪。张屠户叫张开德,在他杀完猪,拖了把小竹椅坐下来开屠宰税税票的时候,文修走近靠在他腿上,翻看他从怀里抽出来的开票流水账本。签名处的那个“德”字,松垮散乱,斜斜地躺着,文修扭着头端详了半天才认出来是个什么字。

“是啊,是啊,很多人写了一辈子,这个字都没写好,有些人还越写越差,这世界就是这样吧。但是,我们对自己要有要求,别人写不好,不是我们就可以写不好的理由啊。文修,你还小,以后就会慢慢明白了。”

爷爷心疼地看着小文修,蹲下来抱着文修拍了拍后背,然后就把他抱上椅子坐好,压了压他的腰,要他坐端正,握着他的小手又一笔一划写起来。

文修实在不是能坐下来凝神静气写毛笔字的料,被爷爷逼着写了一段时间后,乘着一天天黑,偷偷抱起那块墨玉砚台,丢到门前的蓼水河里去了。第二天,爷爷在河里摸了半天,没有摸到。爷爷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文修的屁股吃了一顿“竹笋炒肉”:被爷爷用一小把细竹枝抽了一顿。

可是,文修终究也没能让爷爷满意,没能把毛笔字写好。后来,爷爷眼睛慢慢看不见了,直到没法出门,整天枯坐在门口,时不时念念有词,两只手交替握着拐杖,丈量长度:“生、老、病、死、苦;生、老、病、死、苦;生、老、病……”每量一拳头长,就念一个字。量到拐杖端头,如果是“生”字,他就睁着浑浊的眼睛,轻轻晃动脑袋微笑;如果是“病、死”,就会皱皱眉,重新再从头量一遍,这次两个拳头会重叠一些,或者远离一些;如果是“老、苦”字,他就把拐棍包进胸前,轻叹一口气,茫然地抬头看着天空,久久不动,好像能看见天上什么东西了。

没有了爷爷的监督,文修就放飞了自我,再也不练毛笔字了。

文修慢慢长大了,河里摸鱼、山里探险,打架、上房更是常事,家族里比他大的堂哥堂姐经常被他追着打,一追就是绕村好几圈,实在跑不动了,就脱了鞋子砸人。等别人团结起来追他了,他就快步跑回到屋旁小巷,一只手撑一边墙,蹭蹭蹭爬到隔壁六叔家屋顶上去了。

文修对学习却总没有兴趣,到了临近考试的时候才突击学习一阵,应付一下考试。就这样得过且过读到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