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风车村(1 / 2)

这就是周云潼在竹源村拍摄的照片。

《风车村》

这是周云潼和楚尘商量之后定下的名字,其实最开始周云潼是打算取名为《竹源村》这个名字,但因为楚尘不愿意让竹源村的名字被外界所知道,所以最终只能取了一个风车村这样的名字。

翻开报纸,后面还有不少配图。

有简陋教室里面纯粹求知欲的孩子们。

有抱着盒饭,明明没多少菜,却依旧吃的及其香甜的孩子们。

有在球场上,踢着早已经缝缝补补破烂的不成样子的足球的孩子们。

当然,也有在风车之下,搭建风力发电机的孩子们。

这些照片,全部都是群像,没有任何一张单人特写照片,但就是这样的照片,带来了更强的震撼力。

因为照片中,所有人都能看到,这群孩子的生活有多么拮据。

他们有破烂的教室,破烂的衣服。

但所有人脸上,却都带着和破烂衣服形成鲜明对比的明亮双眼,或是求知欲、或是喜悦、或是奋斗。

这一组照片,后面还有简单的配文,不多不少,但却又和照片的意境格外相似,照片的角度选择也能称之为点睛之笔。因为这些照片,没有特别凸显出村子的贫穷,没有凸显孩子们家境的不好,在这个很多涉及到贫困小学的作品之中必然会卖惨不同。

全组照片,都是乐观向上的。

甚至如果你不仔细看,仅仅只是匆匆扫过,甚至都不会发现照片中孩子们的条件到底有多糟糕。

可就是这样特立独行的一组照片,却成为了吸引所有人眼球的东西。

毫无意外。

凭借着《风车村》这组照片,周云潼顺利拿下了鹏城摄影大赛的冠军,而且除了冠军之外,更加重要的是,这组照片成为了无数人关注的对象,传播角度之广泛,甚至已经成为了全国热议的话题。

好在现在暂时还没有微博,要不然可以肯定,热搜前三条,怕是都要被风车村占领。

全国讨论度,空前高涨。

在这个经济野蛮发展的年代,教育方面其实被不少人忽略了,毕竟经济快速发展的年代,普及教育基本上已经在很多地方都实行起来,甚至大学生的数量也在逐年递增。

这让很多人都难以想象,这个世界上竟然还有这样简陋的小学。

特别是,通过照片配文的只言片语,更是给很多人更加直观的感觉。

“老师说,认识的字越多,我们能去的地方,就更远。”

“这个足球是老师带来的,这是我们的宝贝。”

“等我,我们很快就会造一个更大的发电机,让我们家里都用上电灯。”

“……”

类似这样的配文,比比皆是。

并不深究,甚至有些浅显,但就是这浅显的只言片语,却让能够清楚的感受到照片之中的力量。

让任何人,单单只是看一眼这些照片,就忍不住心生同情,又心生欣慰。

甚至楚尘发现,在后面得几个板块里面,甚至出现了好多大企业提出要捐款的想法,甚至在报纸上写着希望风车村的人看到,能够联系。

是的,风车村如此热度,但并没有任何讯息更多的讯息。

包括村子在哪里,真名叫什么。

都没有。

和这个年代偶尔出现一些关于贫困村的报道,下面必然有非常显眼的捐款账户、或者联系方式不同,风车村是一个你即使是想要做点善事,都根本不知道该怎么联系对方的地方。

其实理智来说,把风车村的地址标注上,显然有助于风车村接下来的发展,至少能够迅速改善竹源村的条件。

事实上为这个事,周云潼也不止一次和楚尘讨论过。

但楚尘还是拒绝了。

而他的回答,只有一句:

“当竹源村吸引到资本家的目光之后,或许一开始大家抱着的善意,但要不了多久,竹源村就将会成为资本家们用来镶嵌招牌的一颗碎钻,短期捞一笔块钱,透支的却是竹源村的寿命。”

这就是原因。

有着后世二十多年的记忆,楚尘很清楚。

一旦竹源村的地址曝光,分分钟就会有大批资本家们进入。

送笔、送书本、送营养早餐、送衣服裤子。

甚至有钱一点的,可能还会帮竹源村建立一座希望小学出来。

但之后呢?

当竹源村的口碑被消费之后,竹源村将会彻底被资本家们遗忘,他们的物质不会有太多的改变,但心态却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甚至最终,竹源村的孩子们,可能会成为哭惨高手。

看到资本家们进入,立刻使出浑身解数哭惨装穷,让人施舍,甚至任何一个外来者,他们可能都会去别人面前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