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树下的红豆种子(五)(1 / 3)

黄泉来客 齐安锦 1604 字 4个月前

夜风习习,伴着山间冷冽的空气,六月的微风硬是吹得人寒毛竖起。

寂静的小院,一道青色亮光闪过,三个人形轮廓在盈盈月光下逐渐变得清晰。

“妮妮,这么晚了还回来干什么?”

陶正则背手环视了一圈寂静的院落,屋内一片漆黑,家里没人他更加不明白这孩子一定要回来的想法。

王妮却一脸认认真真地道:“妈妈说让我等她回家。”

她的话音刚落,院子里的木门传来“吱呀”一声,周美芳从外面推门而入。

“妈妈……”王妮兴奋地迎上去,跟在她身边。

周美芳整张脸因为冷风吹得有些惨白,满脸憔悴,她木然靠上木门,又从口袋里掏出钥匙,打开木屋锈迹斑斑的锁,跨进黑漆漆的屋子。

木头房子里一点亮光也没有,偶然有几束月光透过空隙钻进来,让人能勉强看清屋内陈设,周美芳下意识喊了一声:“妮妮,妈妈回来了。”

毫无意外,周遭只有一片沉默。良久传来一声低低的叹息,周美芳拖着无力的双腿熟练地走到一个位置,伸手打开了灯。

昏黄的灯光亮起,才勉强让这个冷冷清清的屋子多了一丝温暖。

屋子里一点声音也没有,安静的可怕。

周美芳只觉得心烦意乱,走到电视前打开电视,听到那铁盒子里传出声音来心里才有一点踏实。

“你妈妈早上就是这样和你说‘让你乖乖呆在家’的?”陶正则内心复杂,此刻他终于明白王妮早上那番话的意思。

同为父母,他能感同身受周美芳的心中的苦。

王妮点点头。

马国民觉得气氛有些压抑,故意不去看他们。

电视里正在播放一则关于车祸的社会新闻,在场的人却无暇关心。

周美芳其实并不在乎电视里播放什么内容,对她而言只要有点声音,都不至于感觉孤独。

她似乎还不累,也不打算睡觉,一个人在卧室里忙碌了一会儿又跑到厨房去了。

过了好一会儿,厨房里传来锅碗瓢盆叮叮当当的声音,陶正则看了看墙上的时间,有些诧异:“九点了,她还准备煮东西吗?”

马国民并不好奇,他的视线好似真的被电视吸引,漫不经心地回应道:“大概饿了吧。”

是吗?

陶正则觉得不然。

他此刻站在中堂,这个角度刚好能看到厨房的灶头。他看见周美芳拿出一整袋白面馒头,正在往灶台上的蒸笼里放。

这个馒头有些熟悉!

他恍然大悟:“这是她白天的午饭!”

为了尽可能省点钱,周美芳省吃俭用,竟然连午饭都是自己带过去的。

马国民似乎也很同情,眉间闪过一丝不忿,怔怔地问:“你说命运为什么专挑苦难人呢?”

此情此景,很难不让人心灰意冷,无端生出几分厌世之情。

陶正则道:“苦难在身不在心,只要我们心存美好,世间所有难事都会过去的。”

“是吗?”马国民看着电视,发出一声不太相信的冷笑。

陶正则站在中堂看了一会儿,起初对这位苦命的母亲颇为同情。但渐渐地他又对这小山村烧柴做饭的方式十分新奇,便丢下看电视的马国民,独自走到厨房看周美芳做饭去了。

马国民正聚精会神看电视,忽然有人拉他衣角。他低头看了眼,正是王妮。

“叔叔,你也喜欢看电视吗?”王妮不太能看懂电视上播放的内容,但觉得他两眼聚精会神的模样,就本能的觉得这位叔叔大概和自己一样,都喜欢看电视吧!

马国民愣了一下,无心多做解释,便随口道:“一般吧。”

他本以为这女孩是无聊所以没话找话聊,谁知她并不离开,似有困顿地又继续道:“叔叔,爷爷说你们要离开了?”她的脸上流露出不舍。

马国民看着不忍,但作为成年人他知道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只能现实地回答她:“是呀。”

小女孩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

马国民轻抚了下她的脑袋,安慰道:“但再过几天,我们又能见面了。”

等过几天,所有人都会再见面的。

听见他的话,小女孩脸色复杂难辨,懵懵懂懂地问:“爷爷说三天后让我去小木屋找你们,可我该怎么找你们呢?”

这个问题把马国民难住了,因为他也不知道。

马国民去的时候,就是那位同行女孩带得路。那时候依稀记得她说看见一道白色的光,跟着那道白色的光他们才找到了小木屋。

马国民笃定地说:“你跟着白色的光走。”

王妮听不懂:“什么白色的光?”

马国民也没见过,只能根据原先听到的描述照模照样地讲给她听:“就是一道很刺眼的白光,刚开始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