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城隍(1 / 1)

《地脉注》主要思路是以自身化为大地,筋脉为江河,穴窍为湖泊,修炼到大成可以如大地万物,自主运转,非常神奇。

小玄龟是个讲究人,传法的时候不仅夹带了一些前人的修炼心得,还有大部分修炼常识,犹如古籍注解一般,标注清楚。

即便这样,玄龟观的入门心法,对宁封来说还是晦涩难懂,需要一字一句逐一参悟。

按照玄龟观几百代人总结,初次修炼需要在阴阳交割之时,五行汇聚之所。所谓阴阳交割之时比较好理解,就是日出时分。

五行汇聚之所就有点不知所云,宁封好几天四处打听也毫无头绪。

“要是有剑仙人联系方式就好了,可以请教一下!”宁封心里想着。

突然记起剑仙人临走时的嘱托,让他有事去城隍庙,于是立刻动身前往城北城隍庙。

在传说中,城隍神本来只是负有守御城池、保障治安之职。

梁朝末年,由于战乱,平民百姓流离失所,保城护民的城隍神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提高,先帝在郢州城遭到大军围攻,城内军民都认为孤城难保, 守城信心开始动摇,先帝率众人到城中神祠祈祷,最终击退了梁军的围攻。

大康建国后,百姓赋予城隍神的职能逐渐扩大到主管生人、亡灵、水旱、疾疫、赏善罚恶等,而且掌握当地的水旱吉凶、冥间事务,甚至科名桂籍、驱狼灭虎、鸡鸣狗盗、寻人寻物、破案捕贼也要祈请城隍,成为与人世间地方官相对应的冥间地方官,一阴一阳,共同治理一方。

前朝皇帝大封天下城隍神爵位,本朝延续旧制,并且将城隍分为都、府、州、县四级。

死后充任城隍的人,必须是身具大功德之人。要有四类,一是生前有政绩的地方官,二是生前曾对某地乃至全国作出过一定的贡献,三是一些生前为人正直者,四是生前行善者,修桥、补路、助贫、救人、行孝等等,所谓“至忠至孝之人,命终皆为地下主者”。

罗城城隍庙现任城隍神是抗梁英雄陈霖,时任甘州通判,为抗击梁军,保卫罗城,夫妻双双英勇献身,被今上追封“顺义保宁侯”,其夫人也为之封赐名号。

城隍庙的建造布局十分严谨,为前后三进院落,有严格的中轴线。

位于城隍庙大门南边的是照壁,门两侧有一对石狮,门顶挂有“顺义保宁侯庙”的大匾。

进入大门后还有一个仪门,东西两侧为琉璃影壁,各嵌七幅琉璃浮雕画面,雕工精巧。

再往里中轴上串联着化育坊和广推荐殿,钟楼与鼓楼分列于化育坊两侧,鼓楼“用之以节昏晓,告作息,警慵懒者”。钟楼“郡邑必设钟而钟必栖于楼,取其悬高而听远也。”

乐楼、戏台对峙于广荐殿,广荐殿二楼的与乐楼梁柱相接,乐楼与戏台梁柱相接,三个建筑紧密连接在一起。

在城隍的诞日,三巡会期间演戏给神看,后来又成为娱人的主要活动场所。宁封出生以前罗城百姓的娱乐中心,灯会,庙会等都在这里举办,非常热闹。

尤其以年关期间举办的庙会规模最大,持续五日,列肆三里,涵盖有各种戏剧的表演、民间文艺的展示、风味小吃、艺术绝活、斗鸡表演、杂技表演及霹雳书法等,各种珠宝、象牙、玉石、珍错等等数不胜数。

位于城隍庙中心位置的是显佑殿,中间放一张大桌,桌上放功德簿、朱笔、惊醒木等判案用具。两旁塑有形态各异的拘魂鬼、判官、黑白无常等皂隶。有宽阔的月台,是官绅拜祭之所,与大殿紧密相连。

往后走的大殿,祭祀城隍的主要场所,是城隍庙的主体建筑。正中居后有高大威武的城隍塑像,两旁分列判官,牛头马面,黑 尤常等鬼卒,城隍塑像之前还有香烛台、功德箱和拜垫。

罗城著名的城隍庙三巡会就是在这里举行。也就是一年之中城隍要出巡三次,届时人们要牵马、抬轿,让城隍老爷出巡。城隍第一次出巡在清明,叫收鬼;第二次是在七月十五,叫拷鬼;第三次是在十月初一,叫放鬼。届时要举行隆重的度亡法事。

大殿两侧是寝殿和厢房。寝殿正厅有城隍、城隍夫人的塑像。厢房是他们的卧室,一切起居所需应有尽有。

宁封踏入大殿,正准备行礼,就感应到城隍塑像忽然有了灵动的气息。一道虚影从塑像上走下来,言道:“我与木仙人有旧,宁少爷无需多礼。”

“晚辈偶得玄龟观《地脉注》,欲入其门不得其法,特来请教。何谓五行汇聚之所?……”

等宁封说完所有疑惑,城隍爷微微颔首,“九宫布局,中宫乃天地之中,为五行之气汇聚之地,主宰全局,其余八宫,各有五行属性,分别对应八卦方位,象征宇宙万物。”

……

从城隍庙出来后,宁封根据指引,很快找到了罗城中宫所在,又安排阿虎玉松,带人在其余八宫位置布置五行之物,只等第二天天亮时分,一举筑就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