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微服私访(1 / 2)

自从李旦登基之后,便将大唐的十日一休沐,改为了五日一休沐。

这日正值休沐的日子,李旦再次乔装打扮,只带着高延福和陈子昂一起出了宫。

李旦微服私访,最紧张的就是陈子昂。

毕竟李旦的安全问题全部都落在了陈子昂一个人身上,丝毫马虎不得,每次出宫回来,陈子昂都累得够呛,竟比在战场上打一场恶仗还累。

“圣上今日出宫不知所为何事?”陈子昂有些紧张的问道。

“咱们去市场上看一看,钱荒之事有没有缓解...”李旦时刻关注着民生。

由于正月已出,天气转暖,灯会、庙会也早已结束,改造了织布机的织户在家抓紧织布换钱。

城外的百姓也都参与到了城墙的修葺,农田水利、铺路修桥之中去了,因为朝廷不征用徭役,只要参与干活的百姓,都有工钱可以领,而且是货真价实的开元通宝。

现在还不需要打理庄稼,趁着农闲,赚些钱财养家,百姓们自然是十分乐意。

洛阳街头的行人也没有以往那么多了。

李旦三人先是到了北市,李旦三人停在了一处米店前,悄悄观察,有不少百姓正在买米。

只见店铺门口立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今日米价,斗米二十五钱,帛三尺。

去岁大唐整体上风调雨顺,粮食丰收,洛阳又是水运发达,整个洛阳城中,粮食充盈,所以斗米二十五钱是个合理的价位。

顾客之中一大半手中只是拿着布兜,手里拿着铜钱,还有一小半则怀中抱着帛。

“为什么用钱就是二十五,而帛却要三尺?你可知一匹布要一百钱,三尺就是三十钱,比铜钱要贵五钱,”怀中抱着帛来买米的人显然有些不悦,有些激动的质问着店主。

“客官...您别激动...我们这也没有法子啊!近来帛越来越多,价格也越来低,今日我家三尺帛一斗米,明日可能三尺帛还换不上一斗米了呢...你要是不乐意在我家换米,也可以去其他店家去换...看看我有没有要你贵了...”店主笑着解释道。

被店主这么一说,那抱着帛的顾客也没有了脾气,显然他也知道其他米店的行情。

“给我来两斗米...”一个顾客递上五十文钱。

店主接过铜钱开始点了起来,小二麻利的给人装米。

“正好...你慢走...”店主笑着送了客人,然后打开钱盒,将铜钱撂了进去,李旦一眼便瞥见了钱盒之中装着大半盒的铜钱,比之元宵节那晚在酒肆中看到的情况好多了。

虽然不全是用铜钱交易,但是市面上的钱荒已经不再那么严重了,已经见此情景,李旦微微一笑。

“看来市面上倒是有了不少的铜钱了...”李旦笑道。

陈子昂也跟着说道:“臣府上的下人也说最近市面上的铜钱多了,买卖东西也方便多了...”

“帛价低了...只是那些抱着帛的人要伤心了...”李旦叹道。

“随行就市...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陈子昂说道。

“借过...借过...”这时一个年轻汉子推着一车帛走了过来。

“大哥...你推着这么多的帛是去干嘛?”李旦笑着问道。

“托圣上的恩典,我家改造了三架织布机,近来织的帛多了许多,便想着去给我的娘子、妹妹换一些金银首饰...”年轻汉子说起话来十分的开心,脸上洋溢着幸福。

“为何不卖给官府...换成了铜钱再去买首饰呢?”李旦不解的问道。

“这一车帛放在以前少数也要十贯钱,但是现在只能卖八九贯...而且也没有商家愿意一次给我这么多的钱...所以倒不如直接用帛去交易金银首饰了...”年轻汉子说道。

李旦听完若有所思。

目前来看,钱荒到是缓解了一些,但是对于交易用到钱多的地方,还是有些缺钱,这个问题一时半会怕是解决不了。

只能等到少府监那边发现铜矿,开始铸钱以后才能彻底解决,这一点李旦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另外就是织布机改造之后,生产力提高了,织的布多了,帛的价格肯定会降低,现在只是开始,以后怕是要更低。

这是发展的规律,所以帛作为货币的弊端便显现了出来,那就是不稳定,变化太大。

但若是让帛的价格一直低下去,倒也不是一件好事。

只有多鼓励商人,通过西域商道、海上商道卖往外邦,不过李旦相信,只要有利可图,商人们会趋之若鹜的,过一段时间就会好了。

三人逛了一圈又去了南市,洛阳城内有南北西三市,以南市规模最大,其内有一百二十行,三四千家各类商铺,丝绸百货、奇珍异宝样样都有,异常繁华。

跟在北市看到的情况相同,依然有不少人抱着帛进行交易,但是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