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探查送信之人(1 / 2)

录事本上并没有那个访客的任何记录。

“你确定所有人员都记录在案了。”李旦阴着脸问道。

“我确定。”录事十分肯定的答道。

“大胆,胆敢欺骗本王!”李旦猛地拍了一下桌子,腾的一下站了起来,大声怒道。

见李旦如此动怒,录事吓得胆战心惊,但又一头雾水,说道:“臣...没有欺骗王爷啊!”

“你敢说没有?为什么二月初五那天的访客没有完全记录在案。”

“二月初五?不可能!只要是正常来访的人员,臣都是按照流程全部记录了,不可能出现纰漏。”录事再次肯定的说道。

见录事还是嘴硬,李旦便将录事本扔到其面前。

“你自己看吧!那日我晕倒前见的那个人何在?”李旦质问道。

李旦晕倒之事,府上的人都知道。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李旦晕倒前见过什么人。

录事按照那日李旦昏倒的时间,查看了一番,确是没有记录,又细细思考了一番。

“回王爷,一定是那人未经前门来访。”录事斩钉截铁的说道。

李旦皱着眉问道:“此话怎讲?”

“若是府上的人带进府内,这一类人即使经过门房,也就不会记录在案。”

“还有就是从侧门或是后门进来的,这样的访客,也不会记录在案。”

录事解释道,也将其中漏洞指了出来。

录事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已经在府上服务多年,虽然没什么大能耐,但是为人还是诚实的。

再说了,录事也不知道李旦问询访客记录的意图,没必要撒谎,更没有必要在访客记录上动手脚。

李旦捏着下巴,眉头深锁。

豫王府侧门与后门也都是有人把守的,只有得到李旦、几位王妃、长史、司马的同意,才能将人放进来。

所以此人必是府内之人带进来的。

“那你知不知道是谁将他带进府内的?”李旦换上了平和的语气问道。

“这个臣真不知道...”

“算了,也不为难你了,你且下去吧,”

李旦问了之后,就有些后悔,因为他知道问了也是白问。

涉及皇帝废立的大事,传信之人必然万分小心谨慎。

所以那人既然没有选择从前门进入,就是想要避开世人耳目,又怎么会轻易留下痕迹呢。

府上有此人内应,这是李旦首先想到的。

是谁呢?府上有这个能力的人不多。

王长史?

他原来是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朝中宰相,后因事被贬谪到豫王府做了长史。

他倒是有这个可能。只是,自从他来到豫王府之后,像是心灰意冷了,只做好分内之事,其他杂事一概不问。这样的绝密之事,他应该不会参与。

刘司马?这个更不可能,他是武则天的人,不可能帮着别人传递武则天的绝密计划。

其他属官?可能性也不大,众目睽睽之下,他们没有这个胆量。

那是谁呢?李旦仔细回想着当日见面的场景。

当时的引荐人似乎是刘爱妃与窦爱妃。

所以后来李旦穿越过来后,问道自己为何会昏倒,刘爱妃与窦爱妃都说了是见了一个外人。

说明两位爱妃是知道李旦见了外人这件事的,但是从他们的表情话语来看,她们俩也不知道这个送信之人到底是谁,至于传递的绝密内容,她们两个更是不知。

“刘爱妃?窦爱妃?”李旦的眉头已经深陷到了眉心。

正当李旦沉思之际,窦爱妃的婢女春桃神色匆匆的跑了过来。

“王爷不好啦...”春桃见了李旦,大声说道。

“什么事如此慌张?”李旦问道。

“王妃她不想活了...闹着要上吊呢?”

自从李旦上次宠幸过了窦爱妃,窦爱妃便很少出现,也不再纠缠李旦,没想到今日突然爆出这么个大雷。

“快带我去!”李旦说着话便与春桃一起往窦爱妃的屋子跑去。

李旦边跑边问:“窦爱妃平日里好端端的,为何突然寻死觅活的了。”

“王妃身上来了葵水...”春桃扭扭捏捏的说道。

“女人来葵水不是正常的是嘛?”李旦有些不解。

“王妃说她没能怀上孩子...”春桃只能明说了。

李旦一愣,忽然想起那晚宠幸窦爱妃之时,窦爱妃曾经提起过,她找了高人给他看了相,说那日同房必能怀上子嗣,还是个有天子之命的子嗣。

在窦爱妃心里,早就认为自己是承了天命的人,这一次十拿九稳的怀个天子,她将来就能成为大唐的太后。

不成想,今日早起肚子又疼了,竟然是葵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