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谁办的事?(1 / 2)

06年和后世不同,对于新乡镇这种地方来说,财政接近月底,就会把工资提前统计出来分发下去,到了工资发放的时间点,再由各单位进行发放。

只因新乡镇比较落后,没有银行网点,目前还保留着发放现金的传统。

所以林安然提前两天预支工资,不算什么难办的事,有的人甚至在财政把钱划分下去的时候,就已经去找领导将工资预支走,对于程序上来说肯定是不规范的。

但新乡镇如此也有特殊理由,先前因为财政没钱,积压过几次工资,导致这些人现在见到钱的第一件事,就是想着赶紧装到兜里,不过这种情况也没维持多久。

上一世发生洪水,因遇难人数多,引来无数媒体报导,以及北川政坛地震,随着上级部门调查整顿,发现了新乡镇很多问题,在06年末,便解决了银行网点。

工资也由县财政统一发放,没有在因取钱不便的情况,多走几道手续致使程序不规范,以及工资被截留挪用的事情发生。

所以现在还没到改革的时候,林安然的要求郭刚想都没想便答应下来。

随之还说道:“你只有三天假期,可别耽误上班,听县里的意思,除了对有问题的人进行处罚,也要对有功劳的人进行表彰,目前还没确定是什么时候。”

“但你也提前做好准备,免得到时候找不到你人影。”

说完这话,郭刚突然笑了一声,声音充满了感慨!

因为先前的林安然,的确给他留下了不靠谱的印象,可这一次的表现,却让他发自肺腑的赞许。

又闲聊几句后,林安然便挂了电话,随之给王玉盈拨了过去。

不过两人并没有说几句,能听得出来此时王玉盈很忙,老书记虽然还在位,可镇里大事小情,早就不怎么过问了,能分担的有限,压力自然全都落在了她的身上。

只是告诉林安然三天假结束一定要准时回镇里便挂断电话。

其实在这种时候,林安然应该陪在王玉盈身边帮其分担,通过自己的能力,既能在县领导面前露脸,也能增加在王玉盈心中的分量。

可有一句话说得很对,欲速则不达。

他已经扭转了曾经面对的困境,并且还有更好的成果,那就应该及时退下去,既不会卷入到不属于他现在能涉及的漩涡,也能避免枪打出头鸟的情况。

他露脸越多,就越会让人清楚记得,某些关键的决策,不属于新乡镇任何人,而是他一力扭转。

这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可想而知。

适时淡化自己的存在,凸显灾后领导们的作用,才能让各方满意。

等拿到了预支的工资,打着雨伞来到途经镇里的客车停靠站时,林安然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接通之后,便传来了母亲刘秀云的声音:“儿子,妈杀了只小鸡放客车上了,你到县里时,给你二舅他们家送过去,昨天你二舅也帮了不少忙。”

每天从新乡到仁和县的客车只有三班,分别是早中晚。

因为林安然预支工资,加上梳洗打扮后接近中午,最早的一班车已经错过,母亲自然知道他会坐中午这趟,而往仁和县去的始发站,就是林场。

在这个时间点通知,也是因为她清楚林安然不愿意去自己二哥家。

除了林武对刘家有意见,从小到大,林安然只要是出现在刘家的饭桌上,挨训已经成为常态。

这些人炫耀自家孩子的同时,永远不会忘了去贬低林安然。

按理来说,这样的饭局没必要还往前凑,但如果林武和林安然缺席,往往也是各种难听话最密集的开始,除此之外还有一点,那就是当初林家在林场包地,和刘家这些亲戚借了不少钱。

虽然钱是有利息的,而且不会比从外人那里借少付利息,可这些人还是会觉得是他们帮了林家天大的忙,哪怕逢年过节不失礼节,偿还得远远超出给予,这些人依旧端着高贵的姿态指指点点。

那时林武不想去,也得硬着头皮去,现在他们的钱都已经还清,自然不愿再有交集。

至于一开始为什么选择从刘家人手中借钱,而不是找外人,一个是短时间内找不到能借到这么多钱的人,二是刘秀云私下里办了这件事。

兄弟姐妹几个,一开始愿意借的家境尚可,但自己拿不出那么多,就发动所有人都拿一些,而且这个年代民间借贷远比银行利息要高,只不过有风险,原本是互惠互利的一件事。

最终却变成了如果不是刘家人帮衬,林武一家哪里会有今天的结果。

林安然听到这话时,下意识的皱起了眉头,不过却没有如上一世那般抗拒。

因为他知晓母亲所想,也知道她晚年时的遗憾。

“好,我到县里的时候就去。”

听到儿子的答复,刘秀云也松了口气,随之又道:“你给你二舅家送完,再去你老姨家一趟,妈早晨和她说完了,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