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杨奉叛变,马元义被抓(1 / 2)

收到唐周送来的粮食,项东心里也是松了一口气,总算暂时不用为粮食发愁了。

“唐周兄弟,你和马元义渠帅在河内可一切安好?”项东看了看唐周,心里莫名的有些不安。

根据前世的记载,马元义似乎就是在年前被抓的,然后一直到二月份才审出来黄巾军的谋划,朝廷开始四处捉拿黄巾军。

“还好,河内郡的兄弟都还比较配合,那些依附的世家也没有什么反常,该出钱的出钱,该出粮的出粮。就是河东郡那里不太顺利,杨奉他们似乎有些反常。”说到杨奉,唐周皱起了眉头。

杨奉?白波军?那徐晃这时候应该已经在杨奉的手底下参军了吧。

“哦?何事反常?”项东好奇的开口问道。

“杨奉那里缴纳的钱粮越来越少了,听几个在河东负责联络的兄弟说,似乎有朝廷的人接触了杨奉。马帅担心杨奉起异心,已经前往河东郡了。项兄弟放心便是,马渠帅和杨奉还是有些交情的,只要他前去,定然可以稳住杨奉。”唐周拿过陶碗喝了口水,缓缓说道。

项东点了点头,心里却难以平静下来。

河东郡,杨奉住宅。

马元义正坐在客厅里喝着茶水,杨奉则是在一旁作陪。

“杨兄弟,你这边可是有什么困难?听兄弟说,你这边的供奉越来越少了。”马元义一脸疑惑的看着杨奉。

“确实有些困难,我等白波军众兄弟,最近受到了汉室的打压,势力一直在收缩,晋阳的丁原和弘农的张温一直蠢蠢欲动,我担心他们可能在年前就要对我们动手了。”杨奉一脸担忧的开口说道。

马元义脸上一阵的犹疑之色,晋阳的丁原也就罢了,这弘农可是跟河东郡不挨着啊,那张温就算是再怎么着,应该也不会对河东出手的。

马元义心里已经生起了怀疑,他感觉杨奉在撒谎。

“既如此,那马某便不打扰了,这便前往洛阳,联系那边的兄弟,让他们打探弘农的动向。一旦发现对杨兄弟不利的情况,便遣人快马告知兄弟。”马元义起身对杨奉抱了抱拳,准备告辞。

“马兄弟莫急,且在河东多待个几天,也让杨某略微尽些绵薄之力。”看到马元义要走,杨奉赶忙出言阻止。

马元义心里一沉,杨奉果然起了异心。

刚要开口,便听到屋外传来一阵的喊杀声和自家兄弟的惨叫声。

“杀!活捉马元义!”屋门被一脚踹开,一个手持大斧的魁梧大汉冲进了屋内,直奔着马元义杀来。

“杨奉,你敢!”马元义大喊一声,抽出了佩刀,迎向那魁梧汉子。

“公明,速速拿下此人,我等的大好前程,尽在此人身上。”杨奉一边往后退去,一边朝着那魁梧汉子张口喊道。

这魁梧大汉,果然是徐晃,徐公明!

徐晃快步上前,手中大斧直直劈向马元义!

马元义连忙躲闪,直觉告诉他,这个汉子远比自己的武艺要高。

侧身躲过徐晃的大斧,马元义心里思考着破局之法,待看到躲在房屋角落里的杨奉,心里有了主意。

若想破局,当擒贼擒王!

心里有了算计,马元义也不再慌张。一边躲避着徐晃的攻击,一边慢慢的朝杨奉移动。

徐晃看出了马元义的心思,手中大斧攻势越发的猛烈,逼得马元义只能狼狈的躲闪着。

“大帅,速走!”一个黄巾汉子从大门里抢了进来,对着马元义喊了一句,然后纵身朝着徐晃杀去。

徐晃心里不屑的看了一眼来人,头都没回,反手一斧将那人劈成了两半。接着大斧一转,对着马元义当头劈下。

马元义躲闪不及,只能抬起手中大刀,奋力格挡。

徐晃突然身形一动,抽身来到马元义身侧,马元义心中大呼不好,可已无能为力。

大斧在空中划了个半月,斧背狠狠地敲击在马元义的背上。

马元义只觉得眼前一黑,一口鲜血喷射而出,身体栽倒在地。

几个士兵涌了出来,将昏迷的马元义五花大绑捆了个结实。

院中的战斗也已经结束,马元义带来的十几个随从,除了两三个投降的,其余都被杀了。

“公明,速速书信通知朝廷那边,马元义已被我等生擒,让朝廷速速派兵抓捕黄巾贼人。”杨奉眼中一狠,对着徐晃说道。

“主公不可,我等虽擒下马元义,却不知道黄巾的部署,贸然抓捕,恐未能尽全功。晃以为,当静观其变,待审问出黄巾的藏身地点之后,再禀告朝廷。那时,主公或可封侯拜将也说不一定。”徐晃抱了抱拳,对着杨奉开口说道。

“公明所言极是,是我莽撞了。现在贸然将马元义送到洛阳,朝廷也不会重视我等。就依公明所言,严加审问马元义,得到黄巾军情报之后,再向朝廷讨要封赏。”杨奉点了点头。

马元义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