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黄巾力士(1 / 2)

冀州,巨鹿城外的一处别院。

“大哥,洛阳来信了。”一身灰色道袍的张宝手里拿着一封信,推开房门,走进屋内。

“哦?”张角有些惊讶的看着张宝手里的信。

莫非洛阳有变?张角心里一沉,脸色有些阴晴不定。

接过信,撕开封腊,取出了里面的几页书纸,缓缓的展开书信,张角细细的看了起来。

“洛阳一切安好,大贤良师勿忧。”刚看完开头一句,张角悬着的心就放了下来。

“得天地垂青,我洛阳黄巾喜得帅才,名为项东。其人武艺不凡,三戟打败廖化。”对于廖化,张角在马元义的信里看到过几次,马元义曾多次夸奖廖化武艺不凡,这项东能打败廖化,想来武艺确实是不错。张角点了点头,继续往下看。

“项兄弟大才,不仅武艺不凡,亦深知练兵之法,志才自愧不如。今与之定下练兵之法,特献给大贤良师,望重视之,若以此法练兵,不日定能成虎狼之师。”张角脸色一振,心里激动不已。

练兵之法!这正是黄巾军所迫切需要的东西。

张角四处游历天下,布施百姓,除了宣传教义,拉拢人心。更是为了寻找那些隐藏在民间的将才,可奈何那些武将都对太平道教不感兴趣。寻找多年,也就只寻得了张曼成和管亥二人可堪大用。

张曼成懂兵法,擅长排兵布阵。那管亥完全就是一个粗人,除了武力不俗之外,对于练兵却是一窍不通。

这些年,张角兄弟三人也是靠着搜罗来的兵书战策,勉强操练士兵。似项东这般自成体系,每一步都详细写出来的练兵方法,别说见过,听都没听说过。

看着手里的那几页练兵之法,张角双手捧起书信,一个字一个字小心翼翼的看着,生怕错过了一个字。

看到需以肉食供养兵士的时候,张角心里也是犯了难,冀州可不比豫州,这里一马平川,全是平原,想要效仿项东他们进山打猎,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不过张角也没有头疼多久,停了片刻又继续往下看。

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确认没有遗漏后,张角让人叫来了张梁。

把手中书信交给二位兄弟,示意他们也看看。

“大哥,这个项东可真了不得,如此精妙的练兵之法,实在是难得。快快将此人调来巨鹿,有他给我们操练兵马,定能练出一支虎狼之师。”张宝眼中冒着绿光,一脸狂热的看着张角。

“大哥,此人确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若是可以的话,调来巨鹿,对我等日后起事当有大用。”张梁则是沉稳多了,看着张角缓缓开口说道。

“不可,洛阳那里可是至关重要,万不可有失。练兵之法已经书写详尽,我等按照信中之法操练便是。那个项东是万万动不得的,就算是我同意,戏先生那里也是不可能会同意的。”张角看着两个兄弟,摇了摇头。洛阳可是一步大棋,不容有失,有项东坐镇,才会更加稳妥。

而且戏志才那人虽然好说话,但要是无端要人的话,戏志才也不一定会放人的。

“咳咳,咳咳!”张角突然发出一阵剧烈的咳嗽声。

丝丝殷红顺着手指的缝隙渗了出来。

“大哥!”张宝张梁焦急的看着张角,脸上全是担忧。

“无妨。”张角用衣袖擦了擦嘴角的鲜血,一脸淡然的摇了摇头。

“早在数年之前,我决定动用《太平清领道》的时候,就已经置生死于度外了。”张角眼中闪过了一丝怀念之色。

那是他曾经跟着老师修道的时候。

他的老师曾经说过,《太平清领道》一书,乃是仙人传下来的法门,万万不可示之于众,否则必遭天谴。

可张角最终开始动用了《太平清领道》的术法。

那时,张角带着兄弟二人和女儿张宁游历天下,在路边发现了一个奄奄一息的老乞丐。

本来不想多管闲事,可一声稚嫩的“父亲”将张角定在了原地。

这是他第一次从张宁口中听到这句话。

那时候的张宁才十来岁,她哀求着张角,让他救老乞丐一命。

听着女儿的苦苦哀求,张角动了恻隐之心,施展逆天改命之术,救下了乞丐,自己也遭了天谴。

自那日以后,张角便患上了咳嗽的毛病,后来越来越严重,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咳血了。此时张角早已看淡了生死,因为他觉得值得,所以他做了。

因为乞丐活了,张宁笑了,那是他第一次听到张宁喊他“父亲”。

自从张宁的母亲病死,张宁已经很久没有笑过了。

那一次,她笑了,笑着拉住张角的衣袖,一声声的喊着张角“父亲”。

缓缓收拢了一下心思,张角笑了,笑得很洒脱。

“二弟三弟,速速令人将此法抄录下来,送到各州大渠帅手中,让他们按照此法训练兵士。”收起了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