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拜师(1 / 3)

上次说道,项东一把火烧了村子,然后在山上搭建了一座木房子,便在山上住了下来,给陈老汉夫妇守孝。

期间,项东给陈桥写了一封信,说明了小陈村的变故,然后提出要辞去伴读的名头。

陈桥回信一封,说是会跟学院保留项东的学子身份,待守孝期过后,可再次入学。并承诺会让陈家定期给送些粮食和银钱,项东拒绝了陈家的资助,却答应了学院的学子身份。

他很清楚,颍川书院的名头是自己需要的,毕竟,这个年月,没有一个好的名头,可是寸步难行的。

山中岁月,时光悠悠。

一转眼便是三个月过去了,一八三年三月,距离黄巾起义的日期还有一年。

按历史记载,起义时间定在了一八四年三月五日,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

一个月之前,马元义带着唐家兄妹来到了这里,询问项东是否愿意加入黄巾军,项东这次没有拒绝,毕竟杀了官军,已经跟张让结下了死仇,此时若不加入黄巾,天下虽大,却也再没有他项东的容身之处了。

马元义很高兴,来到这山中的几天时间,他不止一次的看到项东在修行武艺,使用的一杆长戟,耍的也是有模有样的。如此文武全才,若不能为黄巾所用,就太可惜了。

那长戟是项东之前斩杀的那官军小将留下的。

长戟通体墨黑,大概有两米一二长,通体都是由金属打造的,具体材质看不出来,拿在手里感觉沉甸甸的,估摸着得有五六十斤重,戟锋上透着一抹森寒的冷光,哪怕是外行,也能瞧出来这是一把好兵刃。

长戟形状有些像方天画戟,但戟头上方却是双头月牙刃,两边各有两个小枝牢牢的将月牙刃固定在戟身上。

戟杆的上下方各有一处戟尖,让长戟的杀伤力变得更强。

马元义也曾一时手痒,跟项东交过手,但打了一次之后,马元义就不想再跟项东交手了。

这完全就是一个怪物,说不上多厉害,但是他力气很大,没有什么章法,只是凭着蛮力,来回就是刺,撩,格挡,打的急了就抡起长戟,乱劈乱砸。全是以伤换伤的路数。

最终还是马元义凭着经验,卸下了项东戟上的力道,然后用长刀磕飞了项东的长戟,才勉强算是打赢了。

可马元义望着自己崩开的虎口,心里也是有苦难言。

停留了十余天,马元义给项东举办了入伙仪式。就是让项东喊了一遍口号,然后马元义和项东一起划破手掌,二人一同喝了血酒,这就算是项东入伙了,而马元义就是他的头领。

作为黄巾军的豫州司隶地区的大方渠帅,马元义许诺,等项东守孝期过了,就让项东做一个小渠帅,统领五千人的黄巾军。

项东没有推辞,他需要这五千人,这是他乱世争霸的资本。

马元义很快便带着唐家兄妹离开了,山中又恢复了本来的平静。

这一日,项东早上洗漱完毕,吃了点昨天烤的兔子肉,拿着长戟就去操练了起来。

他也不知道该怎么用戟,只是每天重复着刺,撩,格挡的基础动作。

练了两个时辰,项东收了手,准备去打点野味充当今天的午饭。

运气很不错,很快项东便猎到了一只山鸡。

熟练的拔了毛,去除了内脏,就把野鸡放在了火上烤了起来。

肥硕的山鸡被烤的滋滋冒油,香味飘出去老远。项东一边给山鸡刷着油,一边撒上盐粒和野山椒。

烤好了山鸡,项东又从屋里拿了一坛子酒,边吃边喝,日子倒是过的逍遥自在。

正在吃山鸡的时候,从山下来了个不速之客。

那是一个带着斗笠,一身灰色粗布麻衣的老汉。闻着香味,朝项东的所在走了过来。步伐不见得多快,速度却是出奇的快。

“小兄弟,可否给老汉我分些鸡肉尝尝?”那老汉来到项东近前,咽了咽口水,开口问道。

项东没有说话,撕了半只鸡,递给了那老汉。

老汉道了声谢,大口大口的吃着烧鸡,不时的还摘下腰间的酒葫芦,喝一口酒。

酒足饭饱以后,项东拿起长戟,一遍又一遍的挥舞着长戟。

“咦?”正操练着,突然身后传来了一声疑惑的声音,项东吓了一跳,下意识的往背后一带,后戟尖朝着身后便刺了过去。

“当”的一声,传来了一声金属的声音。

项东手中一阵酸疼,长戟脱手掉在了地上。

“小兄弟,可否将你这兵刃让老汉看看?”那灰衣老汉左手拿着一柄短剑,看了眼项东开口说道。

听到老汉的话,项东弯腰捡起了戟,给老汉递了过去。

老汉左手一翻,手中短剑顿时消失不见,然后双手接过了长戟。

“可惜,原来是个仿品。”打量了好一阵,老汉有些失望的将长戟还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