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书院上课(1 / 2)

摸着夜色,我回到了颍川书院。

在门口给值夜的门卫表明身份后,就回到了我的房间里。

颍川书院内有着学子们的住宅区。

住宅区总共分为三等房。

上等房,独栋小院,双层阁楼,学院还配备了丫鬟仆人。

中等房,单独的一个一层小院,里外两间套房。

下等房,就只能住那种连排的土坯房了,有十个一排的,也有五个一排的。

似我这样的伴读,也只能住下等房了。

来到屋中,借着月色,我摸到书桌前,拿起桌上的火折子,打开盖子,对着火折子吹了口气,顿时一缕火苗就燃了起来,点上油灯,我缓缓坐到了床上。

想着今天发生的事情,一时间只感觉到心中一阵的烦闷。

先是将荀家别院的经过捋了一遍。

四大家族,荀氏兄弟。

朝廷征辟世家。

徐庶。

颍川果然人才济济啊!

又想到今天夜遇马元义,唐家兄妹,顿时感觉心里更加烦闷了。

摸了摸怀中的书信,我心里又是一阵思索。

那可是戏志才啊,游戏里智力九十多的大牛人啊,一流大谋士啊,让曹操都极为赞赏的大人物。

这样的人物,居然是黄巾。

我开始好奇了起来,这戏志才居然会加入黄巾,他究竟只是太平道教的信徒,还是说已经融入了黄巾军中的高层了呢,我越发的感觉有点捉摸不透了。

按道理说,以戏志才的本事,想要谋一份好差事还是很容易的,不说别的,就他和荀家的关系来说,到荀家做个幕僚还是轻轻松松的,可是他怎么会加入黄巾呢?

就在我思索的时候,门外传来了打更人的敲锣声。

“咣!咣!酉时!入夜了!”

不觉间,晚上十点了,我吹灭了油灯,脱下衣服,躺到被窝里,就睡了下去。

第二天,卯时,也就是早上八点左右,我从床上爬了起来,打了点水,洗漱了一下,就去找陈桥了。

来到陈桥的上等房,看着青砖红瓦的独栋小院,我心里一阵的羡慕,有权利真好!

“项东,用过早饭了么?”此时陈桥已经用过了早饭,看到我进来,问了一声。

“少爷,我等下人,只有粮食,早上是没有饭的。”我摇了摇头。

陈桥闻言,从桌子上的竹筐里抓出几张胡饼,又从桌上拿了一碟小菜,递给我,示意我吃饭。

胡饼,这可是稀罕东西,小麦磨成粉,然后揉面,上笼屉蒸好的白面饼,寻常人家是吃不起这么珍贵的食物的。

这个少爷对我还是很不错的,不仅仅因为陈老汉是他家的远房亲戚,更因为我给他写的那首诗。

我跟陈桥道了声谢后,端着小菜,蹲到院子墙角处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菜是一碟炒青菜,放了猪油得那种,吃起来并不苦涩,反而特别的香甜。

我大口大口的吃着饭,不时的还瞟了一眼陈桥。

陈桥拿起一张胡饼,小口小口的吃着,时不时的还喝一口小米粥。

小米粥也是精品细粮,只有世家老爷们才能吃的起的高等食物。

我吃了两张饼,一碟青菜以后,看着手里剩余的两三张饼,看了看陈桥,我将饼塞到了怀里揣好。

问一旁伺候的丫鬟讨了碗水喝,然后等陈桥吃完饭,就跟着陈桥去书斋了。

陈桥他们读书的地方跟我们是不一样的,他们去的是世家公子们读书的书斋,而我们伴读去的则是次一等书斋。

我来到书斋,屋里已经坐了二十三个学子了,大多数都是粗布麻衣的穿戴,只有偶尔两三个穿的才是我身上的这种丝绸锦衣,似这些绸缎衣物,都是主家赏赐下来的,一般的学子还真的买不起,一套衣服就得几十个大钱。我扫视了一眼屋里,很快就看到了一个熟人。

嘿,真巧,徐庶,徐元直!

我径直走到徐庶身边,看他旁边还有空位,就坐了下来。

徐庶此时正在读着一本书,我瞄了一眼书名,《尉缭子》,原来是一本兵书。

“元直,你喜欢看兵书?”我拍了拍徐庶的肩膀,小声开口道。

“啊?是项兄啊,是了,我喜欢读兵书。”徐庶看的正入神,陡然间听到我的声音,似乎被吓了一跳。

看到徐庶的反应,我不禁有些好笑。

就当我不知道该说着什么的时候,耳边传来了一阵咕咕的叫声。

寻着声音看去,徐庶脸色发红的挠着头。

“元直可是未曾吃过饭食?”我开口问道。

“嗯,家里贫寒,一日勉强只有两餐。本来是不饿的,今日早起,发觉家中柴草不多了,便到城外去打了些木柴,背回了家中,来回折腾了一趟,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