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颍川书院新生交流会(1 / 2)

“项东,你会写诗么?”陈桥抬头看了我一眼,开口问道。

“未曾写过,不过少爷却可以跟我说说,你想要写什么,或许我可以给少爷提供一些思路。”我摇了摇头,对着陈桥躬身说道。

“唉,还不是那颍川书院闹的。搞什么新生交流会。”陈桥一脸苦恼的摇了摇手中的扇子。

颍川书院?新生交流会?

“那少爷,可有具体要求?”我又问道。

“并无,只是我家爹爹却再三叮嘱,千万不要小瞧了这次新生交流会。”陈桥摇了摇头。

“有了,少爷,我这有一首诗,您听听怎么样。”我眼睛一转,想到了前世的一首诗。

在陈桥期待的眼神中,我缓缓的开口念了一首诗。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四夷终不还。”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四夷终不还!好,好诗!”陈桥脸色激动,摇了摇折扇,夸赞了一声。

解决了诗词的事情,陈桥的心情也好了很多,不但赏赐了我两套书生服,还赏了我两块碎银子,估摸着得有三四两重。

在陈家待了两天,然后陈桥就带着我出发前往颍川书院去了。

一路上,我心里很是激动,一想到能见到那么多的天才英杰,我的心里就是说不出来的激动。

三国的游戏玩了不少,资料书籍也看了很多,但书上的跟亲眼所见到的,这是两个概念。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陈郡到颍川书院上百里的路程,就在我和陈桥少爷的交谈中走完了。

马车停了下来,我跟着陈桥一起下了马车。

好气派的书院!

青石砖,红瓦盖,占地面积粗略估计最少也得有上百亩地了。

三米多高的朱漆大门,黑底金边的牌匾,上有颍川书院四个大字。

终于到了,颍川书院,我项东来了!

跟着陈桥一起办理了入学手续之后,安排好了住处,陈桥便带着我前往新生交流会的地方去。

马车行驶约摸十几分钟的路程,马夫便呼唤了一声到了。

走下马车,放眼望去,这是一处别院。看着大门上的牌匾,荀府,看来这应该是四大家族荀家的别院了。

走进别院,此时里面已经进进出出到了不少人了。

“哟,陈兄,你终于来了。”从里面迎出来一个身穿绿色书生服,戴着白玉冠的年轻书生,对着陈桥拱手一礼道。

“荀兄,许久不见,小弟可想念得紧啊。”陈桥拱手行了一礼,跟年轻书生熟络的聊起了天。

“项东,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便是荀家当代青年才俊之一,荀湛,荀友若!荀兄,这是我的伴读,项东,还未取字。”陈桥拉着我,给荀湛介绍道。

“见过荀少爷!”我赶忙拱了拱手。

荀湛,荀友若,这可也是个大人物啊,袁绍的谋主之一,大才啊,荀彧的兄弟之一。就是此人凭一己之力,劝说韩馥投降袁绍的。

“项兄弟不必客气,都是自己人,以后可要多多亲近才是。”荀湛颇是有些自来熟,摆摆手,示意我不必多礼。

荀湛带着我和陈桥往里屋走去,又介绍了自己的兄弟,荀衍,荀悦认识。

期间我还见到了另外一位大牛人,戏志才!

戏志才安静的坐在继续的凳子上,与几个年轻书生正在聊天。

年纪约摸二十三四岁,脸色有些发黄,应是身体有些暗疾才是。演义记载,戏志才年仅三十岁就病逝了,想到此处,每每还总是觉得让人惋惜。

又过了约摸半个时辰左右,别院里又是陆陆续续来了十几位年轻书生。

就在我和陈桥有一搭没一搭的陪着荀家兄弟随意聊天的时候。别院外进来了四个大人物。

荀家家主,荀俭。

陈家家主,陈寔。

韩家家主,韩韶。

钟家家主,钟皓。

这便是颍川四大家族的领头人物。

荀俭,五十余岁的年纪,身着灰色长袍,脸色威严,身后跟着荀悦和两个个容貌俊朗的年轻人。若是没猜错,那便应该是荀彧和荀攸叔侄了。

陈寔,年纪估摸得有七十岁上下了,头发近乎全白,搀扶他的是一个十来岁的半大娃娃,应该就是陈家未来的天骄,提出“九品官人法”的陈群了。

韩韶,年纪约摸跟荀俭差不多,五十来岁,身后跟着一个三十来岁的体型中年人。这年轻人应该就是未来的冀州刺史韩馥了。

钟皓,年纪六十多岁,头发花白,精神头很好,满面红光,身后跟着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年轻书生,应该就是钟繇了。

四大家族联袂而来,顿时惹得屋子内外的一众学子的目光关注。

一声声的行礼,问候声中,四大家族族长也来到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