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再无柔音唤重八(1 / 2)

一代贤后崩。

慈凤陨落紫山下,再无柔音唤重八。

洪武二十年。

朱元璋的结发妻子,葬于明孝陵,谥号孝慈皇后。

朱元璋,彻底成为了孤家寡人。

眼泪流心中悲,上天都似乎为了马皇后的死亡而悲伤,降下了倾盆大雨,外面是一片的电闪雷鸣,里面是一片白色大大小小的香烛,升起袅袅烟气。

马皇后的灵棺停在宫殿之中,门口跪了一片皇子皇孙。

凄凄冷冷。

一排排的皇子皇孙哭的泣不成声。

而另外的一个隔房之中,也不断传来女眷的哭声,这是朱元璋在打天下时,马皇后照顾新贵家的女眷,可谓是面面俱到。

这就是真正的母仪天下。

以严为爱是马皇后对待子女们的原则。

但是眼里之中却又满是疼爱,与朱元璋严父的形象不同,皇后的每一处安排都能让人感觉到是那样的贴心。

甚至于在宫外的百姓家家户户都挂起了白色的绣球。

因为马皇后勤俭持家,甚至皇宫里面亲自绣的衣料,棉被什么的都被朝廷献爱心的名义赐给了宫外的一些老人。

这就是马皇后。

门外站着的朝臣们不时也会留下一滴滴泪水,马皇后爱民如子、重视人才。

有一次,朱元璋视察太学回来,马皇后还亲自过问他们的待遇,征集了一笔钱粮,专门储粮供养太学生们的妻女家眷。

此等的功德自然值得天下人歌颂。

身为夫君,更身为皇帝,朱元璋不能为马皇后披麻戴孝,他穿了一身素白色的衣服。

就这样静静的站在灵关前。

望着透明棺中马皇后的面容是那样的苍白,再也不是那般鲜活的面孔。

朱元璋悲从心来,再也忍不住失声痛哭。

他从来没有感觉到以往的哪一天有今天那么难过。

小时候睡过窝棚,那屋檐上滴滴答答流下来的雨水,仿佛又再次透过几十年的时光落在了他的全身。

好冷。

朱元璋的灵魂仿佛也跟着棺木之中的马皇后去了。

马皇后今天晚上就要下葬。

脚步声不断的响起,这是官员们皇子们前来为马皇后上的香烛。

到了申时。

从太原赶过来的朱橚,风尘仆仆。

进来便看见灵堂一片的白色,他如遭雷劈,跌跌撞撞的爬进去。

“母后!”

朱元璋回过头,朱橚脸上的神情,这时候是装不出来的,是真的伤心,泪流满面。

马皇后亲自带过的孩子不少,前些年其中朱棡最为年幼。

性格也顽劣,难以管教。

他去开封就藩的时候,马皇后还亲自将自己的旧布衣服脱下来。

给予随行监督的江贵妃让其督促。

朱元璋的声音哑哑的。

“橚儿,过来给你母后上一柱香。”

又过了几个时辰,陆陆续续的,封地上面的几个藩王都赶了回来。

他们给马皇后上了香之后,朱元璋就全部将人赶了出去。

下葬时辰马上就要到了。

人都走空了之后,朱元璋的眼泪就跟不要钱的一样掉了下来。

两人乃是少年夫妻,马皇后和朱元璋相识于微末,抗俪情深,不离不弃。

她就这样撒手人寰。

朱元璋絮絮叨叨的说着话,他多么希望靠自己的言语就能让马皇后醒过来。

可惜人死不能复生。

朱元璋轻轻的抚摸着灵柩。

“孩子们现在都已经长大了,妹子,你说的对,有了国师的存在,也让咱省心了不少,至少老二老三那两个逆子,最近消停了一些。”

“可是妹子啊,没有了你,咱以后该怎么办呢?他们现在都已经长大了,不需要我们夫妻两个了,可是咱可是咱还需要你啊。”

门外秦昊也赶了过来。

历史洪流滚滚。

他已经让马皇后晚了几年再死,可是还是逃不过历史的车轮。

秦昊的心中也不由得有些感慨,可是他早就知道马皇后病入膏肓,如今能拖到现在已经是极为的不容易。

想起之前马皇后对于自己的优待,秦昊也皱着眉头,心中伤痛难忍。

朱棣站在他的身旁。

两人都没有开口说话,只是静静的感受着这凄冷的气氛。

雨水如同珠串一样,从屋檐上滴滴答答的滑落。

自从朱标死了之后,几兄弟再也没有这样聚过。

看着秦昊那张面无表情的脸。

朱棡朱樉低声喊道:

“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