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闹了误会(1 / 2)

“普通平民四季能够衣服遮体,能够度日不冷就已经不容易了。”

“哪怕在这其中被称之为寒门的人的日子,过得都要比百姓好吧。”

“毕竟一心苦读书,身边要有书童,又要有经济来源,就算是节约着花,那也是要钱的。”

朱棡说完。

朱樉、蓝玉心中十分认可。

果然说到底。

先生的内心,还是跟普通的儒生一样异想天开。

希望人人都能读书。

殊不知。

饭都要吃不起了,还读个什么?

然而,让三人没有想到的是,秦昊听见他的质问没有生气,反而笑了笑。

“你这个问题提的好,今天这也是我要交给你的作业。”

“所以全民教化是一个基础,后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这科举也要让我们思考,如何才能容纳更多的人才。”

“这种形式的正确与否也要好好的考虑一下,这也是值得商榷的。”

朱棣点了点头,喃喃自语。

要想着现在的科举的优点和弊端,如果改善又应该从哪些方向改善……

如何更好的推广全民教化,又应该如何去实施才能有更好的效果……

这些条条框框以往在他的脑海之中,从来不会想。

但当秦昊提出来的时候,朱棣的心中居然有了一丝向往。

如果真的全民都可以被教化呢?

在这个过程中,朝廷需要做什么,底下的衙门又需要做什么!

可能会存在着哪些困难,又要如何疏导和解决。

“这所有的一切都找到了答案,这项制度才能顺利的实施……”

“只有能落地生根发芽的制度才是真正的制度,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制度用嘴说的叫做理论制度,落到了地上的叫做政令。”

“能够得到百姓拥戴的叫做明举。”

“而那些百姓厌恶或者是抛弃的就叫做暴政。”

“如果不经过思考,有没有理清思路,就空口白话的讲一个制度实施……”

朱棣小声的呢喃声,没有任何人听见。

只见秦昊摆了摆手:

“今天的这一堂课就到这里了,所有的人都散了吧。”

“太子,那边的药也制作的差不多了,抓紧时间服药和休息。”

秦昊交代完之后,结束了今天的课程。

朱樉和朱棡听到终于下课了,脸上都笑成了一朵花。

二人结伴离开,不知道又研究什么去了。

今日朱元璋因为朱标生病的原因,心中比较烦躁,所以并没有过来听课和监督。

这也让他们两个足足的偷懒了一整节课。

朱标和秦昊行过礼之后,这才往外面走。

秦昊看着朱标的背影,别有一番滋味,这和以往的朱标是不一样的。

其实,他的心里又何尝不是另有感慨。

朱标现在的年纪已经有帝王之相了。

如若不是病痛的折磨,或许朱标成为君王是最适合守住江山的人选。

但是现在一切都要变了。

这就像是在平静的湖面中,投下了一颗不起眼的小石子。

整个湖面都会因为这个小石子发生变化。

就连在湖底都有可能发生了不知道的变化,这都是这个小石子所引起的。

而如今这个小石子,就是朱标身上的病。

朱标在路上就琢磨着秦昊说的这些话。

就连到了太医那边吃药,都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一直到晚上,朱标都把自己关在书房,琢磨着秦昊留下的作业。

老太监发现了朱标的异常,连忙的像朱元璋禀报。

“皇上,太子把自己关在书房了,不会出什么事情吧。”

“我看皇上最好过去开导一下。”

老太监的想法也引导了朱元璋走向了同样的误区。

毕竟太子刚刚得了心脏疾病,大好的青春就这个样子了。

但凡是人有了这种情况,难免会郁闷,或者是想不开。

哪怕就是太子也不例外,所以很可能把自己关在书房里独自痛苦。

如果这种疾病能够有药物治疗还好一些。

但是现在偏偏只有药物缓解,却无法根治。

朱元璋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都感觉晴天霹雳。

毕竟这可是他选择的继承人,而如今却变成了这个样子。

这对他的打击都不小,更不要说是身患重病的朱标了。

所以朱标一时难以接受这个结果,这也是极为正常的。

朱元璋也不再处理公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