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实践出真知(1 / 2)

秦昊说话时候用手一指朱标。

朱标聚精会神。

秦昊用手指敲了敲桌子,让所有的人的精神集中,这才继续说道:

“太子你要记住了,实践才能出真知。”

“别人说的理论只不过是经验的总结,但是事实情况如何一定要实践和思考。”

“制造焦虑只是一种心理手段。”

“这是为了达到目的所服务的一种技巧和方法。”

“但是不管如何,事实和真相永远摆在眼前。”

“如果要是一味的听从别人,那就是个睁眼瞎。”

秦昊又再次的强调做一个睁眼瞎的坏处。

普通的百姓如果是个睁眼瞎,只是盲目听从别人的人,那最终就会吃亏。

吃小亏的时候无非就是损失一些利益。

听信了别人吃了大亏的时候,丢的就是性命了。

一个官员盲目的听从别人就没有自主的想法了。

这时这个官员就会成为别人的傀儡。

他坐在那个位置上也只不过是行尸走肉,只知道点头和盖章的人。

因为他每一次犹豫不决的时候,都会有人在给他制造焦虑,让他快速的选择。

等到形成习惯之后,每一次别人给他制造焦虑,他都会快速的听从别人的意见。

正常的做法应该是用实践的理论去考虑问题。

行与不行,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才能得出答案。

哪怕只是用单纯的思考,那也是经过了反复的推敲,而不是别人几句话就让他盲目的作出选择。

所以不想让自己变成一个傀儡,那就要拥有自己的思想。

作为官员是如此,而作为一个君王更是如此。

君王的身边会有更多的人用奉承和好听的话语来,让君王听从他们的建议。

只要究极其原因,就能看清楚这背后的目的。

这其中无非就是获得利益或者是官员避免受伤害。

只要君王能懂得这一点,就不会被纵横术左右。

秦昊看到朱标点了点头,而且又一副思索的样子,他用余光看了一眼朱元璋。

此时朱元璋陷入了思考,脸上也没有了怒火。

秦昊没有和朱元璋交流,因为没有那个必要。

反而是多此一举,才会证明自己心虚。

他只需要继续认真的讲课就可以了。

如果朱元璋不想让他的理论传播,早就打断他了。

秦昊继续的对朱标说道。

“不能盲目的听从别人,一定是汲取了别人的建议之后加上自己的思考!”

“百姓要是错了,那只是居家过日子的小事情。”

“一个君王要是错了,那可是涉及到国家的大事!”

秦昊告诉所有人一个血淋淋的事实。

在商代的时候,纣王听见了底下的官员的建议。

从此之后夜夜歌舞升平,然后再加上妲己的迷惑。

纣王更是听从底下的那些人的说法,又对妲己百依百顺。

最终的结果,就是良臣比干的心被挖了。

原本没有造反心思的周王,被硬生生的逼迫的造反。

而底下的那些官员也被排挤和迫害。

这都是因为妲己和几个官员给灌的迷魂汤。

如果当时纣王要是有自己的思想,绝对不会出现最后的王朝的灭绝。

因为一个君王贪恋美色,这不算是太大的毛病。

但是被人用言语左右,又一直深陷于其中,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当时妲己和那几个官员说的可都是动听的言语。

他们利用了各种的方法,在制造着焦虑。

但凡是纣王能够仔细的思考,就会发现其中的破绽。

但是纣王却选择了相信妲己和那几个奸臣。

这就是盲目的听从,这就是自负的相信。

不管是什么人提出了建议,可以去参考,但绝对不能直接拿来就用。

否则终究都会变成纣王之流。

在听别人的建议的时候,也不要竞选那些动听的话语。

因为有一句话叫做兼听则明。

告诉人们,从多个角度去汲取建议,这才是明智的做法。

秦昊这一波例子举完,然后再加上分析,让所有的人的眼睛一亮。

朱标恭恭敬敬的给秦昊行了一个礼,然后说道。

“先生的话让我茅塞顿开。”

“谢先生今日的理论,这能让我日后不再偏听偏信。”

朱棣余光看着朱元璋,见到老爹此时脸上多了笑容,他彻底放心了。

朱棣为了表示自己听明白,他毫不犹豫的在夸奖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