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军户制度(1 / 2)

“有许多时候子孙后代全都受到影响。”

“不管这个人爱好什么,也不管这个人是否有才能,但是他从出生那一天就被打上了烙印。”

“有人会心有不甘,他就会闹事情,有人会自我颓废,因为他再努力也没有用处。”

“这样会浪费多少的人才,这样又会有多少滥竽充数的人进入到军队?”

“让每个人去做自己喜欢又擅长的事情,这才是属于根本。”

秦昊最不认可的就是祸及后代的事情,或者是福荫子孙的事情。

他的思想当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

所有的人不管是犯了错误,还是自己立下了功劳,那都是关乎自身的事情,这和家人没有什么关系。

而且如果用这种制度把一个人的命运锁死了,这不仅仅会对个人造成影响,而且又会对一个行业造成影响。

一个家族的人原本就没有善于征战或者是身手好的人却因为军户制度,他们不得不从中抽出几人上战场。

而这些人说白了,就是战场上的炮灰,而且死后待遇也不高。

如果,这样的人过多就会影响一场战争的走向。

而且如果有人想要成为军户,很可能会因为这个制度背后的影响会让自己打消这个念头。

这就会让一个原本擅长作战的人才,不能被军队所用。

朱标听到秦昊的这一番言论,他懵逼了,因为他知道这个军户的制度是他老爹最为值得炫耀的制度。

这可是结合了元代的经验,又加上了老爹的独创,才形成的一个特有的制度。

现在秦昊把这个制度说的一无是处,他只能反问道。

“军户制度怎么会不合理呢!”

“一个犯了错的人成为了军户,有重新活着的机会,这不挺好吗?”

“一个军户立下了功劳,他可以从犯人变成人人敬仰的存在。”

“而且他们还可以享受许多的待遇,这都是别人想享受都无法享受的。”

“这其中已经体现了君王的仁慈,而且又能提前锁定可以成为军人的人。”

“元代实行的军户制度还不如现在呢,这其中可是有洪武皇帝的心血。”

朱标又在解释着这些军户会有什么待遇,又在说着军中的俸禄。

“嘟!”秦昊比划了一个暂停。

朱标的声音戛然而止,他这才说道。

“那是你认为的。”

“军户制度看起来只是比前朝好了很多,但那是和前朝相比较。”

“他们可是活在现在的时代,所以他们的待遇应该和现在这些人去比较。”

“你拿这些人和农民比过吗?他们之间的待遇就不是差了一点吧。”

“你们拿这些人和商人还有氏族的人比过吗?待遇可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军户制度下的这些人享受的待遇和其他的职业人相比,他们就像是牲口。”

“你们这是想让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而且还自以为是。”

秦昊逻辑了几种职业之间不同的对比,从而能体现出军户制度下生存的人是最差的那一个人。

“你现在知道了吧,你们这不是把大明的士兵当牲口玩?”

“就这种破烂制度,久而久之还有谁愿意当兵?”

“等到打仗的时候,你们就要出去抓那些不情愿的人,然后让他们上战场。”

“这样的人到了战场有几个能发挥出作用的,想必你们心中有数吧。”

“想要让一支队伍有战斗力,必须要让底下的百姓踊跃参军报名,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要让他们感觉当兵不比别的职业差,而且又能让他们立功翻身。”

“只有有人愿意报名又愿意参军,这样的人才能服从,命令又可以被训练成为能打胜仗的队伍。”

朱元璋听到秦昊的这番理论,陷入了懊恼之中。

“难道之前只是咱的自以为是,难道这一切都只是我的一厢情愿。”

“怪不得咱觉得这队伍越来越不好带了,这队伍的战斗力要比咱马上征战的时候差了很多。”

“原来这待遇差的这么大,怪不得人家不愿意当兵。”

朱元璋嘴里嘟囔着,有一点后悔夹杂在其中,他想要转变这种现状。

他可是知道一支军队对于一个国家意味着什么。

如果军队出现问题,这个国家就算是建设的再富强,那也只能成为其他人的碗里的肥肉。

朱棣听到秦昊的言论,张大了嘴巴,如果按照现在的这种制度,那他也不愿意去当兵,这就叫做将心比心。

何况日后他有可能会成为带兵的人,他也不希望自己手下的兵都是被逼迫来的。

因为这样的一群兵不可能令行禁止,而且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