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山路艰难(3 / 4)

活在深山 一湾明月2024 2763 字 5个月前

杨兴富说,小河的水是从山上流下来的山泉水,可以喝,他弯下腰用手捧起水就喝。刘敏、雷浩也跟着捧起水就喝,喝完后说,真有点回甜。

为了进一步证实水质好,杨兴富叫大家过来看水中的娃娃鱼,三四厘米长的几条娃娃鱼在青石之间漫游。刘敏说好漂亮哟,走到溪水边伸手去捧,娃娃鱼从她的指缝间漏掉,她感到十分惋惜。

大家把疲惫抛在脑后,不由分说掏出手机开始拍照,与金丝楠森合影。

刘敏兴奋得跳起来,拉着陶红跑到小溪边,让陶红给她拍照。

扶贫队员们被眼前的景色迷住,摆着不同的姿势拍照,要将照片发给亲友,让亲友观看这里美丽的景色。这时大家发现照片根本传不出去,因为没有信号。

张进强在想,这是多好的旅游资源,一旦解决了交通问题,这儿的旅游资源一定会得到有效的开发,游客肯定络绎不绝,这儿的老百姓一定能脱贫致富。但是,如何保护这里的自然生态,决不能破坏这儿和谐的生态,这是一个严肃的课题。

经过美景的洗礼和陶冶后,大家心清气爽,继续赶路。大约十二点,老舒指着前面白云深处若隐若现的村庄,说这就是乔红村。村庄在山坳上,地势趋高,加上山区气候变化无常,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被云雾缭绕。村庄下面是腰带似的梯田,层层相叠,也像阶梯,一直延伸到山脚。

看到了目标地,大家的精神头也上来了,顺着腰带似的梯田间的道路爬了上去。

听到有人在喊“舒书记”,并向老舒挥手,朝挥手的方向看去,几个男人和几个妇女站在村口。老舒大声喊道“刘支书”,也挥着手。

到了村口,路中间横放着一张长桌,把路拦断,桌上面放着三个土碗和一壶米酒,路两边站着穿苗族服务的年轻男人吹起芦笙,三位穿着苗族服装的年轻姑娘,身材苗条,脸色红润,眼睛清澈,带有山花的韵味,各端一碗酒。

老舒给扶贫队员介绍,这是苗族给尊贵的客人准备的拦门酒,每人三杯,由她们喂酒,喝酒的人手不能碰到酒杯,否则喝完重新来。

张进强按照规矩先喝,喝完后让他进去。然后是刘敏、雷浩、李男分别喝完,刘敏的眼泪都喝出来了,李男喝得眼睛鼓出来似的,十分痛苦。雷浩吞得慢,酒顺着嘴角流下,把衣服都弄湿了。老舒、杨兴富、陶红、杨兴富接着喝,没有一个例外。尽管这一关艰难,大家懂得入乡随俗的道理,这种热情的仪式还是感动了大家。

老舒向强进强介绍了乔红村党支部书记刘路,四十来岁,穿着黑红色的苗族服饰,扎着白色头巾,显得十分憨厚。张进强紧紧握住他的手,刘路说“你们辛苦了”。老舒向刘路介绍了张进强,说张进强是扶贫队长,也是我们的县委副书记。然后又分别介绍了刘敏、雷浩、李男。刘路向张进强介绍了村委会主任韦方、村妇女主任韦燕。

进了村庄后,看不到缭绕的云雾,四周都是绿郁葱葱的楠竹林,大碗般粗,十余米高,挺拔,根部深深地扎进肥沃的土壤中,顶部相互搀扶,形成宽大的绿色城墙,将整个村庄拥入怀中。这个村庄有四十多户人家,建在并不平坦的斜坡上,全是木头做的房子,盖的是青瓦,多数是两层,一楼是猪圈和牛圈,二楼住人。

一般人家就是二至三间房,一至两间卧室,客厅兼厨房,客厅中心是火炉,从梁上放下一根绳子吊起一口锅,锅下是烧柴的火坑。边上放着边长约1.5米,高度约0.3米的方桌,几条约0.25米高的小凳子。

村里的道路是土路,院坝也是土面的,遇到下雨就泥泞。村子中央较大的平坝上烧着几堆篝火,一群年轻的妇女穿苗族盛装,围在篝火旁,看样子是准备跳舞。

张进强问刘路今天是苗族的什么节日?刘路说没有节日。张进强问为什么这么隆重?刘路笑着说,“我们这个地方太偏远了,从来没有来过像你们这样尊贵的客人,全村人都非常高兴,把今天当节日过”,“我们来这里是工作,不是尊贵的客人,用不着这样招待”,“那怎么行,这是我们苗族的待客方式”,刘路说。

张进强给老舒交代“中午吃碗面,然后到贫困户家看看”。

老舒把刘路叫到跟前,把张进强的意见告诉了他。刘路为难地说,村里都杀了一头小香猪和几只鸡,在田里抓了几条田鱼。都准备好了,先喝酒,然后调研。老舒说他是县委副书记,按他说的做,准备的东西晚饭吃吧。

刘路给韦方和韦燕交代了几句,然后把大家带到他家里吃面。

刘路家的房子比较新、宽敞、亮堂、整洁。大家进屋后,支书的爱人迎了出来,她个子高高的,身材较好,长得清秀,宽松的苗族服装突显模特范。她给大家倒好茶后,和韦燕去厨房煮面去了。

茶是本地山上的一种野生植物,约1米高,长着桃形叶子,从山上采来晾干后,做茶的时候,放到锅中加水反复煎熬,熬出来的茶水呈金黄色,有一股清淡的甘甜味,听说具有清热去火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