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奏折(1 / 1)

凤命孤女 声色蒹葭 580 字 5个月前

檀香袅袅萦绕在文渊阁高高的藻井中,烟雾缭绕如同帝国不明朗的未来。

昨夜加急呈上来的奏折,在这位年轻的御史中丞大人手中看了又看,他眉头紧锁,尽力压抑着翻涌的情绪。

自从戴丞相谋反被惩处后,皇帝为了加强皇权,防患于未然,便废去宰相一职并命令子孙后代都不可再设宰相。

这样一来,举国上下的政务和权力都回到了皇帝手中,最初皇帝年富力强还勉强可以应付,后来上了岁数,便设立了“内阁”,以尚书、侍郎等翰林学士充入,参与机务,文武百官呈上来的折子都得现在内阁大臣手中过一遍,再将重要的呈给圣上。

而御史台为“天子耳目”,无论是弹劾百官还是肃正朝纲皆可直接向皇帝上奏,按理说内阁机务本与御史台无关。

然而此刻,这位御史中丞大人却被连夜请到文渊阁来。

“林中丞,我等知道御史台为外台,本不该处理这种事,可太子妃之位非同小可,关于未来的皇后……这奏折上写的,我等还需与林中丞商议再下定论啊。”

“孙侍郎不必担忧,倘若此奏折上所述为真,滋事体大,关乎皇家颜面,不仅内阁做不了主,还需御史台、大理寺、刑部三司会审,方可定论。”林少虞颔首,斟酌片刻,又道,“此事便交由御史台查明吧!在此之前还请各位缄默其口,不要声张。”

闻言,众内阁大臣们都暗地里松了口气,这等棘手之事不好办,若是奏折上所述为真,未来的太子妃戴青妩曾与云洲王不清不楚,而那云洲王野心昭然若揭,他们二人若是纠结在一起,该如何定论就不好说了。

太子妃身份关乎国体,这件事往小了说是侄媳妇与皇叔暗通款曲,往大了说是欺君之罪,若是被有心之人大做文章,那再治个谋反之罪也未尝不能。

云洲王前些日子殁了,已经死无对证了。

这奏折在此刻呈上,不可能视而不见,真是相当棘手。

这样棘手的事情,也只能由这位受皇帝青眼有加的林中丞去办了。毕竟这位当初在官拜御史中丞时,不仅回避了亲属,还回避师生、同乡、姻亲等,满朝文武无一人与他熟识,又是科举正途出身,还不兼任其他部门职务,是可专心办差事之人。

林少虞行事清廉自守,铁面无私。为人严峻刚正,克己复礼。这等事情交给他去查,最好不过。

林少虞静静立在巍峨的宫墙下,不知何时下起了大雨,天穹黑如墨染。

瓢泼的雨夜之中,他鬓发湿透,劲瘦的手用力攥紧,骨结都已发白,手中的奏折被攥得扭曲变了形。

雨水中看不清他的表情,一双眼睛却亮如妖鬼,闪着爱恨交织的复杂情绪。

泪水与雨水混在一起,默默流过他刚毅俊朗的面颊。

有一个声音响彻心扉:找到她了!!!

那日在御花园春日宴上一见,他已是辗转反侧彻夜难眠,还未等他想清楚,内阁阁老们又把这写着惊天之事的奏折交予他手中:戴青妩曾是云洲王侧妃。

她到底是谁?是那个与自己曾山盟海誓的青青姑娘,还是云洲王侧妃?现在又摇身一变成了那凤命罪臣之女,未来的太子妃?

冷冷的倾盆大雨将他浇了个透,似乎也无法让他理清自己的思绪,一年前的一幕幕在无数个夜里都凌迟着他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