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冤家路窄(1 / 2)

凤命孤女 声色蒹葭 1658 字 5个月前

青妩再次醒来,已是在帝都那伽城中。

她的热症已褪去,四肢百骸的疼痛却不减,尤其是手臂的伤口在剧痛下仍一跳一跳地发着热。

她睁开眼,只见眼前是紫檀水滴雕花拔步床的床顶,顶上雕有龙凤呈祥雕花,内里靠墙置放着上好的锦缎薄绸。床榻边的矮几上有几个掐丝珐琅彩银瓶,想来是上好的疗伤药物。

此时天光大亮,屋内燃着安神香,东西两面墙上挂着四幅中堂画,北边墙上悬挂着一幅匾额,细看落款处竟是当今圣上的名讳,这是御赐的墨宝!

再看这屋内摆设十分考究,当中放着如意圆桌,正对面是一个长长的紫檀案几,上面放着几卷经书,四扇楠木樱草色刻丝琉璃屏风雕工了得,无不透着主人身份尊贵非常。

不知这一觉睡了多久,青妩有些着急,但浑身的疼痛让她不得不缓一缓再起身,她轻轻转动僵住的脖颈,听到房门外有陆陆续续的脚步声经过。

“姑娘,您醒了?”不等青妩再继续思考,门被推开了,屏风后一身着青缎比甲的侍女走了进来,手中端着锦盘,盘上有三两素菜和一碗清粥。

“我这是在哪?”青妩仍然装作眼盲,只看向虚空处问道。

“我家主人受友人之托将姑娘医治好,姑娘您这是在尚书府。”侍女答道,细细打量面前大病初愈的女子,她身形单薄,乌发如云,雪肤胜瓷,柔媚无骨入艳三分,病愈后略显虚弱却有种弱柳扶风之美。

这样的女子竟是个眼盲的,真是可惜。

“姑娘您且用些清淡的膳食吧,稍后会有府上医师来为姑娘换药复诊。”侍女将锦盘放在圆桌上,走上前来小心翼翼地搀扶起她,复又谨慎解释道:“姑娘,您可别觉得是咱们府上小气不给您做些肉食,实在是因为您大病初愈不宜荤腥,且浴佛节将至,这几日全府上下都在吃素呢。”

青妩笑容温婉,淡淡道:“无妨,多谢贵主款待。我方才初醒时听到门外似是些许喧嚣,原是因为浴佛节的缘故吗?”

“不是的,浴佛节还有两日才到。今日是咱们府上的春日家宴,说是家宴,其实也是为了浴佛节做准备,邀请了交好的勋贵世家,方才是下人们在准备给主子们庭院观花的茶点,所以会嘈杂了些。”

侍女解释完后也要前去春日家宴侍候,故不便多留,只嘱咐她好生休养,稍后医师就会过来。

青妩起身将她送出门后,隔着窗缝目送其走远,唇角的笑意登时隐去。

已耽搁了两日,定不能再耽搁下去了。自己的贴身衣物没有被换过,月华令也还在。

待门外悄无人声之时,青妩神色如常出了门。

门外是一方庭院,栽种着几颗高大的松柏,帝都干旱少雨,松柏却是常青的,满目绿意盎然,稳重端方。

月洞门外有长长的石板路,亭台楼阁如云,假山奇石罗列,再接着是穿过波形廊到湖中水榭,水榭华庭临水伫立,奇花异草绕水盛开,满眼的红情绿意,好不惹眼。

怪不得要举行春日家宴,想来帝都干旱,少有这样争奇斗艳的春意。

青妩四下寻找出路,却发现想要离开就必须经过那湖中水榭。她复又返回房中将锦盘端起,佯装府中侍女。

她尽量让自己看起来松弛些,身上未消的疼痛和高热褪去的无力感不能露出分毫。

当她穿过波形廊时,看到水榭中央世家贵女们簇拥着一位样貌端庄秀丽的贵妇。

定睛一看,这妇人竟是王妃谢燕宛!

她比上次见面多了几分憔悴,原本丰满的身形也单薄了许多,现下虽是在花团锦簇之中,眉间却一片愁云惨淡。

谢燕宛本是帝都谢氏之女,想来谢氏与尚书令交好,此时她在尚书府也不奇怪。

在王府时青妩以面纱敷面,此时又洗去了眼角的泪痣,不知谢燕宛还能否将她认出来?

青妩放慢了脚步,手中端着的锦盒也有了几分滑腻。这万不可被她认出……

千钧一发之际,一只手将她一把拉住。

抬眼一看,面前妇人衣着华贵,雪腮桃花面,一双丹凤眼似笑非笑,竟是银竹!

银竹身为香洲王侧妃,身在此处倒也正常。来不及多想,银竹在唇上比了个“噤声”的手势,示意青妩混入自己身后侍女的队伍。

二人一步一步走近水榭,在就要走到另一端的时候,还是被叫住了。

“怎的来府中也不打个招呼就要走?莫不是我尚书府的百花都入不了侧妃的眼?”尚书夫人淡淡道。

银竹身子一僵,面容上有隐隐的萧杀之色,待转身时却笑脸相迎:“张夫人说笑了,原是我没福气,还没来得及赏花,就略感腹中不适,正想去寻个方便呢……还请夫人见谅。”

“原是如此,那翠翘,你带侧王妃去吧。”尚书夫人吩咐身边侍女。

“还请姑娘带路。”银竹身边侍女退到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