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了解(1 / 2)

停顿了一下,宋灵云又说。

“另外,实验资金还是越充裕越好。”

之前郑守愚说实验室里的人都是蠢猪,只会浪费经费。

但实际上他们其实也明白宋灵云这是在友情支持他们的理想,所以他们最近做实验买材料都有点缩手缩脚的。

说白了,他们也知道自己的成果不多,也不好意思一直那么浪费经费。

所以宋灵云才会说最后一句话。

李明哲听懂了。

他说道。

“好,我现在算是彻底明白了,你给我两天的时间,让我了解一下整个环境和行业。”

宋灵云来的快,去的也快。

说完了事情也就不再停留。

最后说道。

“那我等你两天,这两天你可以自己好好的了解一下。”

“两天后如果你有兴趣,可以跟着我去我的实验室看看。”

看什么呢?

自然是看她做事的态度。

自然是看她找的人到底如何。

自然是看她最近出的成果。

说一千道一万,总要让人看到进度。

有些技术问题,可能看着走了九十九步,最后一步怎么也走不出。

但这九十九步,你总要走吧,总要走到最难处吧。

宋灵云想让李明哲看的,就是团队的志气和勇气。

李明哲答应了。

既然答应了,他也就不再耽搁。

随便找人了解了一下大概,又去找黄老等人详细了解了一下。

李明哲最后得到了一个答案。

在如今的国际技术环境下,我们自己人能搞尖端技术吗?

能,也不能。

说能是因为我们不是没有人才,不是没有那个条件。

但耗费巨大。

不过耗费巨大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的技术最终能不能找到应用的地方。

举个大众熟知的例子。

发动机!

汽车发动机。

可能有些人的印象中,我们自己的发动机还不行。

但实际情况是二十年前我们的发动机已经是先进水平了。

什么叫先进水平?

专业术语太麻烦。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的发动机完全可以用在几百万的车子上。

如果按照当年的设想,造出来的先进发动机先用在几百万的车子上,然后再研究更牛的发动机,用在千万的车子上。

显然,这是个美好的幻想。

现在谁都知道我们的发动机没有冲出重围。

为什么?

因为当年的发动机根本没有车子可以用。

不是发动机不行,而是没车子用。

几十万的车子用那种发动机可以吗?可以啊,但亏本啊。

据李明哲的了解,当年那批发动机还是降价处理给了某个高端品牌。

你看,没有高端汽车就是这么尴尬,就算造出来了,也没用。

其实在人们熟知的手机领域,这种情况那就更普遍了。

不是没有理想者,不是没有天才,但做出来了给谁用呢?

用在几百块的山寨手机上?

那不得赔死啊。

这一刻,李明哲忽然明白了宋灵云为什么天南地北的跑,为什么那么紧迫的想要正和各种产业链。

显然,她也想给技术找一个家,找一个最终能落地生根的地方。

对于宋灵云的实验室,黄老了解的不少。

他就说,如果李明哲能加入实验室,能信任宋灵云,完全可以将实验室的光学技术用到大米手机上。

黄老好说,如果我们这能团结起来,其实很多技术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说白了,只要能给技术找到家,其实很多问题都好解决。

至此。

李明哲算是彻底明白了。

一开始,他看到的全是苦难。

他都想直接和宋灵云直接说放弃了。

但随后,随着他了解的越多越深,他看到了一点光亮。

愚公移山嘛。

这个道理很简单。

李明哲觉得也许可以试试。

万分之一的机会也是机会啊。

所以没有到第三天,只是第二天的下午,接近傍晚的时候,李明哲便准备电话回复宋灵云,说他愿意投资。

这时候,宋灵云正和宋子齐通话。

电话里,宋子齐没太多的郁闷情绪。

反而显得很诚恳。

“灵云姐,其实我还是要谢谢你推荐我去江东大学。”

“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