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又被撤职(1 / 2)

大宋风流王 千重草 1014 字 6个月前

诺移赏都的话引起了满朝文武的愤怒。没藏讹庞一见形势不妙,立刻用手指向了皇妃母子。

“我没藏讹庞绝对没有谋朝篡位之意,我可以对天发誓!你们看,皇妃手里抱着的就是先皇的亲生子。有皇子继承皇位是祖上传下的规矩,你们哪个敢反对?”

话说到最后,没藏讹庞已经声色俱厉了。这时候,早就准备好的大批带甲武士持枪拿剑冲上金殿。文武群臣面面相觑,再也没人敢提反对意见了。

就这样,一岁的李谅祚登基,成了新一代西夏国的皇帝。其母亲没臧皇妃升级成皇太后,抱子主持朝政。

没藏讹庞和诺移赏都成了西夏王庭中掌握实权的人物。没藏讹庞担任西夏国的宰相,诺移赏都出任厢军统帅。当初野利旺荣和野利遇乞哥儿俩的权利,如今集中到了诺移赏都一个人身上。

西夏国虽然完成了皇位更迭,没发生大的混乱,但是皇帝李元昊和太子宁令哥的死,终究还是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西夏国暂时无力出兵,侵犯宋朝。两国的边境地区,终于出现了难得的和平景象。

而造成这一切的最大功臣,无疑是杨文广和他的绿林军。

如果没有杨文广率领绿林军冒险深入异国境内,一路打进兴庆府,李元昊也不会撤兵。宁令哥没机会刺杀他爹,他自己也不会被没藏讹庞所杀。

杨文广可以说是立下了盖世奇功!范仲淹写奏章,把杨文广所立的功劳如实上报给了朝廷。

按说,杨文广立此奇功,身后又有杨家将,皇帝应该破格提拔。就算封他个侯爵都不过分。

然而,老范的奏章送到朝廷之后,却在大宋朝堂上引出了剧烈的争论!武将们赞成杨文广的功绩,认为应该给他封官、重赏。但是以王钦若为首的一帮文官却坚决反对。

王钦若等人反对的理由是,杨文广打进兴庆府之后,曾经坐过龙椅、睡过皇妃、抢劫了国库!其所作所为,严重损害了大宋朝的国际形象!

他如此肆意妄为,有没有起过在西夏国称王的念头?这更是大逆不道!像这种人还升官?赏赐?应该夺去他的兵权、把他一撸到底!应该判他有期徒刑,充军发配!

武将们认为文官是在陷害功臣。但是武将普遍嘴皮子不行,说不过文官。皇帝当然也不傻,知道杨文广的功劳大,可文官们说的理由,他还没办法反对。

最终,皇帝打起了太极,把事情推给了在陕西的范仲淹。杨文广的功劳是你报上来的,他也是你手下的将领。怎么处置,你看着办。如果你处置的不合理,文官们不满意,找茬找你,别来烦我!

杨文广率领绿林军凯旋回到了马头山。出去打了这么长时间,他的部队不但没减少,反而还增加了不少。光是归义兵,就多了好几千。

绿林军声威大震!方圆百里之内,不断有人赶到马头山来报名参军。最后杨文广不得不发布告,停止招兵。绿林军不再招人了。

否则的话,按照这个招人速度,绿林军肯定会迅速壮大,必然会引起某些大人物的猜忌。

这一天,文广去延州拜见范大帅,同时也是去拜访他的老朋友狄青。

在延州府衙内堂,文广见到了老范,正好狄青也在场。他倒是省得来回跑了。

“仲容,你此次出兵西夏,所立的功劳堪称巨大。只可惜,你在一些小节上却是疏忽了!”

范仲淹满脸都是惋惜。文广感到纳闷,“恩师,你说的小节是指什么?”

“你率军打进西夏兴庆府,本是立下了滔天之功。可你万不该坐龙椅、睡皇妃。朝中有大臣对此提出意见,说你的行为使我大宋朝廷有失体面,还有人说你起了不臣之心。”

“陛下知道你功劳大,为了堵住那帮文臣的嘴,决定对你不赏赐、不升官。并且令我解除你的职务。”

杨文广噌就站起来了,“恩师,朝廷又要把我一撸到底,降级成普通士兵了吗?”

狄青赶紧过来,拉住杨文广,“仲容,冷静!恩师还没说完,你激动什么?先坐下,听恩师继续讲。”

杨文广坐下之后,仍然气愤难平。上次被撤职,还能说他是打了败仗,被撤职他也没什么好说的。这一回他可是打了胜仗,立了大功,居然得了这么个结果?朝廷就是这样对待立功将领的?

“恩师,我坐龙椅,是为了震慑西夏国那帮大臣。但是我可没有睡过皇妃,这纯属是诬陷!”文广心里暗想,要是说我睡过公主倒还不冤。睡皇妃的是光头王,我可没干过那种事!

范仲淹叹了一口气,语气沉重的告诉杨文广,现在说这些都没用。把你撤职,这是必须要走的程序。不这样做的话,我就没办法向朝廷交代。

不过呢,虽然撤你被撤了职,却并不是没有机会。这一次和上一次不一样。

上次好水川战败,老范自己也被降级了,他想帮杨文广都帮不上。这次老范还是西北军政大员,实权在握。

并且皇帝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