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延州见范仲淹(1 / 2)

大宋风流王 千重草 1014 字 6个月前

文广脑子里灵光一闪,招呼身后众人,“快跟上!”牵着马就往城门里面走。

守门军一看,赶紧阻拦:“站住!停下来,接受检查!”

“我们是一起的。”文广指着刚走过去的马车。

当兵的打量了他们几眼,收起长枪往后一退。杨文广带着身后几人快步走进了城门。

进城之后,众人松了口气。范小四问文广,马车上的是谁?杨文广哪里知道?他笑着告诉范小四,那是一个没见过面的朋友。

没见过面,也叫朋友?等范小四楞了一下之后,明白了杨文广话里的意思,也笑了起来。不管马车上的是什么人,杨文广终究是借着人家的势才进的城,说是朋友,并不过分。

范小四作为斥候队长,平时没少来延州打探消息。有他带路,文广等人很轻易就找到了一家不大不小的客栈。定下房间,几个人洗漱休息之后,文广带领众人去知府衙门。

范仲淹既然知延州,他的办公地点自然还是在延州府衙。杨文广上次来的时候,延州知府还是范雍,现在换成了范仲淹。虽然前后两任知府都姓范,但是在能力和名气上,却是天差地远。

到了府衙门前,文广先掏出把铜钱塞给守门的士兵。这叫金钱开道、无往不利。然后客气的请人家帮忙往里面通报,马头寨杨文广,有要事求见范经略相公!

收了钱的守门军告诉文广,经略相公很忙,我可以帮你通报。但是范相公能不能接见,我可不敢保证。

“明白,明白。兄台只要通报给范相公知道就好。至于范相公见与不见,在下都是要感激兄台的。”

守门军挺高兴,“有你这话就好。你等着,我这就进去通报!”

时间不长,报信的守门军出来,喜滋滋告诉杨文广,范相公今天心情不错,同意接见。你快进去吧。不过你这几个同伴不能进,他们得在外面等着。

文广交代吴金定,耐心在此等候。等我出来,咱们一块走。蔡峰忽然对报信的守门军说,他也想进去见一见范相公。还拿出几枚铜钱,让人家通融。

守门军突然变了脸,“我说不行就不行,哪来这么多啰嗦?”又看着杨文广,“你进不进?不进我把钱退给你。”

文广赶紧赔笑,“进、进。我这兄弟没见过世面,您别在意。蔡峰,你们都在外面等着!”

有人领着路,杨文广走进了府衙。在后堂,文广终于见到了大名鼎鼎的范仲淹。

老范中等身材,留着小黑胡。头戴便帽、身穿常服,正在桌案后面看文件。看见进来人了,放下手里的文件,上下打量来人。

见此人身材高大匀称、相貌英俊过人,就好像二郎神下凡一般,身上自带一股凛然之气。心中也是暗暗称奇。

杨文广躬身行礼,口称拜见经略大人!

范仲淹摆了摆手,“不必多礼。你叫杨文广,从马头寨而来?你家乡在哪里?家里都有些什么人?”老范既然对杨文广感兴趣了,自然要刨根问底、盘问他的底细。

“大人,在下家住麟州,我的太爷,是金刀令公杨继业。爷爷,是边关元帅杨延昭。浑天候穆桂英是我的母亲。因为我们杨家世代在大宋朝做将领,乡亲们称呼我们家叫杨家将。”

文广现在背家谱,已经到了顺嘴就来、滚瓜烂熟的地步。有这样的家世,什么时候说出来都让人不由的骄傲。

“哦?原来你是杨家将的小公子!”范仲淹站起来了。

杨家将在宋朝的威名妇孺皆知,范仲淹也早就听说过杨家将的名头。知道眼前这位帅气逼人的小伙子是杨家将的嫡系后代,立刻起身,以礼相待。请文广坐下说话。这不是对杨文广,而是对杨家将的尊敬。

接下来,范仲淹问杨文广,来找他有什么事?

文广就从金明寨大战开始讲起,一直讲到他在马头山竖大旗,招兵买马、修建工事。最后文广讲出自己此行的目的。

“范大人,我在马头山竖大旗,训练士卒。只希望有一天能够带领他们为国效力,能够把这些江湖豪杰引入正途,让他们加入朝廷正规军。”

“这样一来,西夏贼兵再次入侵我国的时候,咱们的西北边境就能够多一支战斗的部队。边疆地区也能减少一些不安定因素,少了一批打家劫舍、拦路抢劫的歹徒。”

范仲淹听完思索了片刻,然后告诉杨文广,这件事他要慎重考虑。毕竟你绿林军中都是什么人,你知道我可是一点儿都不了解。把他们编进政府军用什么名义?

诏安的话,需要一级级上报。得报到枢密院、甚至都得惊动皇帝陛下。

直接招收的话,朝廷禁军并没有在边疆招人的意向。厢军的征兵权也不在范仲淹手上。乡兵倒是没那么多限制,但乡兵不是正规军,只是个乡镇自己招募的民兵。你们做乡兵,和在马头山当绿林军没多大差别。

文广也明白,绿林军加入宋军不是一句话就能办下来的事情,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