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处处皆是善意(1 / 2)

战争意味着伤亡,但也意味着巨大的财富。

廉府上下对廉颇充满信心,这信心是通过无数次的战功积累起来的。

许皖鱼更深刻地感受到,实力和声望是通过实实在在的战斗来赢得的。

爱护士兵,保持严明的纪律,这些只是手段。

只有一次次的胜利,才能让士兵们相信,跟随你才能生存下去,才能分享胜利的果实,才能成为称职的棋子。

咚咚咚!

沉重而匆忙的脚步声在门外响起。

“夫人,大王下令,让我率军驻守长平,即刻出发!”廉颇每次出征都要与家人告别。

廉老夫人站起身,将廉颇甲胄上的灰尘拍净:“何时出发?”

“明天。”

“这么急?粮草准备齐全吗?”

廉颇摘下头盔,尽管天气渐凉,他的头上仍然冒着热气:“先携带一部分,剩下的由廉符押送。”

廉颇走到许皖鱼面前,殷切地嘱咐:“我不在家的时候,你可别搞得天翻地覆。你的师娘和嫂嫂,都要靠你了。”

许皖鱼重重点头:“师傅放心,家里交给我。”

“那些田地、牧场,你也要负责了。”

许皖鱼吃惊:“师傅……”

廉颇带着一丝愧疚的口吻说:“师傅,我家不如其他贵族富有。能给你的帮助并不多,只能尽力而为。你可别嫌弃。”

许皖鱼喉咙仿佛被哽住,眼睛泛红,只能连连摇头。

在众目睽睽之下,许皖鱼有很多话不敢说。

“师傅,如果有一天,我做了不好的事,你会原谅我吗?”

廉颇慈祥地看着已经长到自己腰部的小女郎:“你自己觉得,那是错事吗?”

“我认为不是。”

“那又何必在意是否被原谅呢?杀人是对,还是错?战场上杀人,是对,还是错?无关对错,只是立场不同罢了。”

许皖鱼和赵文政一起走出廉府,将出征前最后的一晚上留给廉府自家人。

“囚吾,你也要去长平吗?”一进村落,许皖鱼就看到囚吾在屋里屋外转悠。

囚吾高高举起一个大包袱,粗糙的脸上布满喜悦:“正是如此。女君,若我在战场上缴获新奇玩意,便带来献给你。”

“囚吾叔父,还有我!”狐崽在囚吾面前蹦跳着。

囚吾腾出一只手抱起狐崽:“少不了你的份。”

许皖鱼戏谑道:“这般有信心?”

囚吾不假思索地说:“主君战绩彪炳,即便我战死,家人亦能得到抚恤,后顾无忧。”

狐崽一听,眼泪哗啦啦直流:“囚吾叔父,你不要死。我已经没有阿翁了,不想再没有你。”

囚吾将狐崽放下地:“人固有一死,我们出生卑贱,能以战功换家人的好日子,这就是大好事。”

“女君,你可以让叔父不要死吗?”狐崽期待地望着许皖鱼。

许皖鱼对上狐崽清澈信赖的眼神,微微偏头:“这个……”

“女君,休要搭理他。”囚吾得意地给女君展示一件袄子,“见我没有冬袄,伍长将他的旧袄赠于我。我重新换了新的干草,这样冬日便好过了。”

这身旧袄子由麻布包裹着干草制成,衣服被穿得太久,麻布都变薄许多,看上去,一旦动作幅度大点就会开裂。

但囚吾却十分开心,嘴里哼唱着:“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这是秦军最爱的诗歌,但秦赵交战多年,诗歌传到赵国后,也受到一部分民众的喜爱。

这个夜晚,整个赵国火光通明,家家都有被征召的男丁。

有的恐惧害怕,有的雄心壮志,有的习以为常……

当秋日的太阳从东边露出一丝金光,廉颇已经全副武装,骑在高大的战马上,威严如高山。

旌旗展展,口号震天。

在蒙蒙曦光中,一列或高或矮的身影,自山上蜿蜒而下。

廉颇眯眼远眺,那领头的五短身材,不正是自家那泼猴?

许皖鱼来到廉颇面前,仰头望着高大威猛的廉颇。

朝阳自廉颇身后缓缓升起,廉颇的神色在背光处看不清晰。

“师傅,这里是十担土豆。若是遇上意外,可食之。若一番风顺,待到来年春天,将土豆种下,亦能为军士们添道菜。”

许行和农家子弟们抬着十担土豆,轻轻放在路旁。

廉颇的亲卫们齐齐吸口气,渴望地看着廉颇,这可是土豆!

“善!”廉颇说完,脚轻踢马腹,头也不回地向着长平进发。

行进许久,亲卫这才回头,绵绵大山阻隔了看向家乡的视线。

“将军,女郎如此珍爱土豆,一个都舍不得多吃。这次竟大方地拿出十担。”

“女君孝顺将